|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6-13 01:46 作者:李先生
当前我市玉米已进入抽雄吐丝期,长势总体较好,但后期仍面临旱涝、早霜等威胁,玉米螟、粘虫、红蜘蛛、大斑病等时有发生。为指导各旗县区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确保我市玉米丰产丰收,特提出如下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1、排涝防旱保生长。针对我市近期雨水较多,对一些低洼下湿地块和胶泥土地块,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涝害发生。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土壤墒情监测,防范后期可能发生的旱情。
2、补施粒肥增粒重。多雨易导致肥料淋失,引起后期脱肥。在玉米吐丝期,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植株长势,及时追施氮肥,每亩可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适当增施钾肥。但施肥量不宜过多,施肥时期不宜过晚,防止贪青晚熟。也可在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混合液,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粒重。
3、统防统治控病虫。玉米螟、粘虫、红蜘蛛、大斑病是我市玉米的主要病虫害。尤其是近期温度高、湿度大,田间郁闭,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要加强监测预警,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对玉米不同虫害采取不同的药剂防治,并大力推行生物防治、灯光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对玉米大斑病等病害,要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菌侵染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