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蔬菜面积的迅猛发展,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露地和保护地都有发生,同时,由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类似黄瓜霜霉病,所以防治上易混淆,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应注意识别与防治。1、症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可侵染叶片、叶柄、茎、瓜条,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和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褪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外绕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干裂,形成穿孔(孔洞),茎和瓜条上的病斑裂溃烂,有臭味,干燥后呈乳白色,并留有裂痕。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呈多角形,背面长出黑色霉状物,叶片上无粘液。2、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春1号、津研4号等。(2)浸种消毒。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捞出放在凉水中浸泡4—6小时,再催芽播种;也可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浸种2小时,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3)无病土育苗及高畦覆膜。采用大田土育苗最好,以保证苗期不带菌,同时定植时以高畦覆盖地膜为好。(4)实行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二年以上轮作,可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病菌,从而减轻角斑病危害。(5)调温调湿。冬季棚室生产时,注意调温调湿,利于控制病情,减轻危害。(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下列药剂: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50%DT
杀菌剂8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400倍液进行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另外,如果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混合发生,或两种病害确实无法区别,采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丰护安500倍液喷雾,可以兼治,施药间隔5—7天,喷洒次数视病情发展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