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二代粘虫成虫已进入羽化盛期并进入迁飞高峰期,全国农技中心通报,全国二代粘虫幼虫发生面积3400万亩,比上年减少20%,比2012-2013年平均值减少55%,接近2001-2011年平均值。承德市各县虫情监测点二代幼虫量较少,总体偏轻发生,但在河北北部、内蒙古、辽宁、山西、安徽等省地出现局部的高密度地块,近期二代成虫在东北地区成虫量显著高于上年。近期隆化县降雨较多,部分乡镇出现大到暴雨,雨量分布不均。气候条件利于三代粘虫的发生。据承德市植保站测报室通报,兴隆县植保站于8月7日在三道河乡洒河南村田间监测调查,谷田、玉米田均发现三代粘虫的危害,谷田虫田率达100%,每百株有粘虫40—80头,发生严重地块每百株有粘虫300头以上,最高单株幼虫15头;玉米田每百株有虫60—100头;最高百株500—600头,最高单株幼虫20头,已达2—3龄。粘虫具有群居性、杂食性、迁飞性、爆发性的特点,往往在局部地区突然爆发成灾,严重时候将叶片吃光形成光杆,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绝收。防治方法:1、1.8%阿维
吡虫啉每10克(一小包)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2、4.5%高效
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3、20%杀灭菊酯2000倍液喷雾防治;4、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