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 03:42 作者:李先生
2015年我县在洱海流域右所、邓川、三营、牛街等重点镇乡15个村委会196个村民小组12542户农户,创建3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切实抓好3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基地病虫草害的防控工作,确保稻谷达“绿色”标准、洱源县植保植检站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13)”要求,抓好多项措施的落实,保障绿色水稻生产安全。一、水稻大田杂草防除:采取人工除草与化学除草相结合。化学除草,每亩使用24%乙氧氟草醚(又名果尔)10ml/袋+2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25克/袋于水稻插秧后7天左右,采用毒土法,在露水干后撒施,施药时,田内灌3-5cm水层,施药后保水5-7天。全县统一共发放24%乙氧氟草醚31800袋,2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31800袋。二、水稻病害的防治:(1)水稻穗颈瘟:每亩用生物农药4%井冈霉素?16亿蜡质芽孢杆菌72g兑水50kg喷雾防治,兼治稻曲病,防二次。全县集中采购4%井冈霉素?16亿蜡质芽孢杆菌24.8万袋。共投入资金13.9万元。亩投入4.48元。与常规用药相比,亩减少投入1.52元。(2)白叶枯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生物农药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兑水50kg喷雾,每10天防一次,连续喷施2次。三、虫害防治:今年虫害轻发生,在三营镇指导防治560多亩,每亩用甲维盐6g兑水50kg喷雾防治粘虫和蝗虫。各项措施的落实,有效控制水稻病虫草的危害,实现“控制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