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冬小麦已经开始陆续播种了。等到了冬小麦越冬期,不再施生物
农药,而此时小麦就开始冬灌了。冬灌是我国北方冬小麦行之有效的增产经验之一。小麦越冬前适时冬灌,是保苗安全越冬,早春防冻、防旱的一项重要措施。一、小麦冬灌的作用:1、能调节地温,防止冻害死苗。由于水的热容量较大。冬灌后土壤水分充足,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死苗。如果寒流来到,气温骤然下降,冬灌的麦田比未冬灌的地温高,对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大有好处。2、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壮苗。冬小麦区的前茬作物多是玉米,由于玉米收获后的秸秆还田面积较大,这些麦田土壤悬虚、麦根不实,冬灌后可塌实土壤,促使小麦根系下扎,利于培育壮苗。据多年试验调查,适时冬灌的麦田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有显著提高,可增产20-30%。3、能消灭越冬害虫,可杀死根际上的蚜虫卵和灰飞虱的幼虫,并且因土壤含氧量的下降和温度的骤降,可大大降低蛹的羽化率。4、盐碱地麦田冬灌,还可以压碱改土。5、冬水冬肥相结合,可为翌春小麦返青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二、冬灌技术要领1、冬灌要适时。一般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7~8℃时开始,到5℃左右时结束;关于小麦冬灌的民谚有:“不冻不消冬灌嫌早,只冻不消冬灌晚了,夜冻日消冬灌正好”。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冬灌过晚,土壤冻结,水分不能及时下渗,地面积水结冰,麦苗在冰层下容易窒息死亡,或形成冰块,抬起土块,拉断麦根,吊死麦苗。所以,
农药网小编总结冬灌的顺序,一般是先灌渗水性差的粘土地、低洼地,后灌渗水性强的沙土地;先灌底墒不足或表墒较差的麦田,后灌墒情较好、播种较早,并有旺长趋势的麦田。2、小麦冬灌的需水量。小麦冬灌水量不宜过大,以能浇透、当天渗完为宜,切忌大水漫灌,造成地面积水,结成冰层。一般每亩50~60立方米左右。为了节约用水,一定要做到渠畦配套,防止大水漫灌;冬灌后要及时划锄松土,弥合裂缝,以利保墒增温,防止透风伤根造成死苗。3、冬灌结合追肥。对于苗少的二类三类麦田,或早播的脱肥旺苗,可结合冬灌追施
氮肥。每亩施
尿素5一10千克,可以促使小麦早返青,巩固冬前分蘖,增加分蘖成穗率,做到冬肥春用。但对于苗多的一类麦田,一般可不施或少施。以免春季分蘖过多,群体过大,造成后期倒伏。4、适时松土。冬灌后,必须适时耧划松土,避免因土壤板结,发生龟裂危害。耧划松土除保墒防止土壤板结龟裂和通气外,还可提高0-10cm地温2-3℃,有利于促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