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7-06-11 07:48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一般抗病品种主要有鲁单50、吉853、掖单20、农大65、海引13号等,应积极组织抗病新杂交种的开发力度,加速取代感病品种,种源不足时应将抗病品种优先安排在病害发生较重的区域。2、施足底肥、合理追肥、适时浇水、中耕除草等项栽培措施可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的发生。3、及早拔除病株及杂草,田间最早出现的多为种子带毒苗,通常在子叶展开时就表现出发病症状,宜在2叶1心期定苗时将其拔除,在3-4叶1心期再逐块细致检查,彻底拔除种子带毒苗和早期感病的植株,以减少田间毒源。杂草密度大的地块,例如在麦收后未灭茬、未除杂草的田间病株率高达12%,所以要及时铲除田间杂草。4、药剂防治;矮花叶病是病毒病,用一般的杀菌剂防治效果不佳,宜选用7.5%克毒灵、病毒A、83增抗剂等抗病毒剂,并抓紧在发病初期施药,每隔7天喷1次。喷药时最好在药液中加入植物动力2003、农家宝等叶面肥,以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植株叶绿素含量,使病株迅速复绿。实践证明,一旦发现田间有感病株,便立即施药并结合浇水追肥,可取得较好的稳产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农民种植玉米常犯的10个错误 下一篇:蔬菜施用农药间隔期及标准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