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黑斑病是红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我国各红薯生产区均有发生。在红薯整个生育期均能遭受病菌危害,主要危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病苗基部叶片变黄脱落,地下部分变黑腐烂,苗易枯死,造成缺苗断垄。收获前后发病最多,病斑为褐色至黑色,中央稍凹陷,上生有黑色霉状物或刺毛状物。病薯变苦,不能食用,防治措施: 一、合理轮作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建立无病留种地;育苗前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5分钟处理好种薯,对于移栽前的幼苗可用50%乙基托布津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苗10分钟,进一步杀菌。二、加强管理适时中耕保墒,合理追肥,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护肥效,在红薯分枝结薯期后适时喷洒地果壮蒂灵,以有效控制地表上层枝叶狂长,加速地下块茎超快膨大,增强抗御虫害能力,确保红薯的优质高效和丰收。三、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应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如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白菌清500倍液)进行灭杀,每隔7-10天1次,连喷3-4次;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巩固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