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植保是解决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草、鼠危害的所有相关工作,包括:田间调查、预测预报、制定防控方案、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调查等工作。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每年都在慢慢地、悄无声息地变化。稻苞虫现在几乎没有了,稻螟蛉越来越少见了,三化螟的危害越来越轻了,水稻黄矮、青矮很难找到标本。而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反复无常,或来势凶猛,或风平浪静;还有南方黑条矮缩病导致减产的面积越来越大,一不留神,农民就可能颗粒无收。所以说水稻要丰收,对植保技术的要求也是不断发展的。
水稻的生育期分为芽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成熟期,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都离不开植保技术的保驾护航。
影响水稻植保技术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从气象学角度:大气候和小环境都会影响水稻植保技术,如在丘陵区和平湖区,病虫结构不完全一样,像稻瘟病就差别很大。2.土壤肥料:用肥水平高自然导致施药水平高,生产水平高,病虫害发生量大;水稻缺钾容易引起水稻赤枯病,赤枯病在叶片上呈铁锈状;漏水田,易发生除草剂药害;追肥过迟或泥湿温,容易造成贪青晚熟,病虫害危害增加。3.水稻栽培,水稻栽培影响水稻植物保护技术主要分为两方面:水稻品种影响水稻的抗病性,一般来说杂交品种长势繁茂,株形高大,营养条件好,虫害较重;水稻的栽培方式有直播、移栽、抛栽,再生稻等;单季或双季栽培,每一种栽培方式对植保技术的要求不一样,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如单、双混栽,提供了钻心虫危害的桥梁。
水稻植物保护技术涵盖以下几个主要对象:1.病:纹枯病、稻瘟病、局部地区的细菌性条斑病、季节性的棉腐病;发展较快的两大病害是稻曲病和霜霉病,其中水稻霜霉病的症状是矮、分蘖多、新叶黄白色、不抽穗,即使抽穗也只有瘪谷,减产可达80%。2.虫:钻心虫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两迁虫害:稻种卷叶螟、稻飞虱等。3.草:主要的杂草有稗草、牛毛毡、鸭舌草、千金子、辣蓼、莎草等。4。鼠。
水稻病虫害防治主要注意事项:1.纹枯病:从水稻封行开始流行,小气候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是左右水稻纹枯病流行的主要因素,纹枯病也可以造成绝收,防治纹枯病一般用药剂井冈霉素和甲基托布津,但是这两种药剂会因为药量、使用时期和方法等因素导致结果不理想,用炫瑞、喜多成等防治药剂,除防病外,增产效果明显。2.稻瘟病:发生分为“大小年”现象,主要通过种植抗病品种来避免。3.二化螟:主要通过生物方法进行二化螟的防治。
在水稻植保技术的应用中一定要认真看待预测预报:1.关注农作制度改革、优良品种、栽培技术等是避免农业生产大面积损失的保障,是新的农技知识和农药新产品推广的载体。2.观察到一代二化螟黑色卵块后,3~10天施药为最佳时期。对于2~4代二化螟,如果发现蛾量明显增多,则可依据温度定防治时间。3.稻种卷叶螟:蛾量高峰后7天左右施药;分蘖期每丛稻可见一片叶被束尖,马上开始施药。4.稻飞虱:早期选择长势好,浓绿的稻田,采取平行跳跃式调查,稻丛基部可见白色若虫1~2只,即要施药预防,后期防治指标可偏高。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