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褐斑病防治技术

2017-06-09 13:48 作者:李先生  

玉米褐斑病是由鞭毛亚门节壶菌引起的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真菌性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温暖潮湿地区发生较多。有些年份会在制种玉米田突然流行,严重时可引起毁种。因此,在生产中,搞好玉米褐斑病防治,确保玉米丰产丰收非常重要。该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有: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2、合理密植,提高田间通透性。玉米大穗品种3500株/亩,耐密品种不超过5000株/亩。3、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适时追肥。一般可在玉米4-5叶期追施苗肥,追施尿素10-15kg/亩。中耕除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4、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组织,及时深翻土壤。5、做好药剂防治。在玉米4-5叶期,每亩选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戊唑醇乳油1500倍液叶面均匀喷雾,提早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在该病发生初期也可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戊唑醇乳油1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隔7天左右一次,喷施2-3次,喷后6小时内遇雨应在雨后及时补喷。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芸豆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下一篇:油菜根肿病的科学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