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夏时节由于高温高湿,饲料容易发霉变质,脱霉剂的使用也就应运而生。但市面上的脱霉剂良莠不齐,下面就脱霉剂的标准、外观等方面作一推介:一、脱霉剂只有概念没有标准 1、脱霉剂没有标准可以衡量:霉菌毒素吸附率的测量一直是个世界难题,跟饲料中的能量的检测一样存在着无比的困难。而且也存在着很多无法回避的疑问,如体外吸附和体内吸附有可比性吗?吸附营养?等等。至今无论欧盟、美国和中国都没有正式的霉菌毒素吸附标准,也没有将脱霉剂正式列入添加剂名单中。 2、脱霉剂还处于概念阶段:业界都认识到了霉菌毒素的危害,也知道有些添加剂材料对其有一定的吸附率,但究竟吸附率多少,还是很成问题,各国均无定论、无标准。很多言之凿凿的所谓吸附率,多数是厂家的一面之词,有夸大其产品功效的嫌疑。 3、脱霉剂作用有限,根本在原料把关:正规的几种脱霉剂可以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如果饲料发霉严重,希望通过脱霉剂来走捷径解决,根本不可能。对饲料原料的把关才是控制霉菌毒素的根本和关键。二、脱霉剂的几个外观鉴别 1、如果是矿物吸附剂,粒度要求特别细,至少要求在28um以下,如果很粗,则基本可判定为假。 2、高纯度的正规吸附剂,干燥而且密度不大。如果装在袋中不多但很重,则基本可判定为假。 3、可以用水做个分析,矿物脱霉剂搅拌后呈悬浊状,不会产生大的沉底颗粒;而添加了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的脱霉剂,则有非矿物粉末分离出来,漂浮。三、脱霉剂好坏的的三个简单鉴别 鉴别一:发病率是否降低(至少要长期观察2个月以上)(是衡量对黄曲霉毒素为代表的霉菌毒素的吸附效率); 鉴别二:家畜食欲和采食量是否增加,蛋禽蛋重第一个月是否增加(是衡量对T2、呕吐毒素为代表的霉菌毒素的吸附效率); 鉴别三:家畜假发情是否减轻,禽蛋是否干净(是衡量对F2毒素为代表的霉菌毒素的吸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