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上危害较重且常见的病害,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辣椒、黄瓜等20多种作物。大棚种植蔬菜由于大棚内空气湿度大,发病会比较严重。一、症状番茄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一般幼果发病较多,但即将转熟的大果也可受害,发病严重时造成烂果,直接影响产量。也会侵害叶片和茎等部位,受害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不定形的湿润状、灰褐色病斑,可造成叶片湿腐凋萎。茎部染病发生长椭圆形或不定形的长条状、灰褐色病斑,潮湿时亦长出灰色霉层,严重的可引致病斑以上的茎、叶枯死。二、病症发生条件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菌丝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地表或土壤中越冬越夏,在冬暖大棚栽培的番茄植株上可周年为害。番茄灰霉病发病适温20-25℃,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番茄灰霉病菌多从开败的花瓣中侵入,引起发病,继而再侵入果蒂,引引起果实腐烂。尤其是在第1、2穗果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防治不及时也是造成病害损失的原因之一。三、防治措施(一)物理防治通过放风时机及次数的灵活掌握,来调控大棚内温湿度,尽量减少叶面结露和降低湿度。24℃以上的气温不利于病害的发展,上午迟放风,使棚内升温到31—33℃之间,超过33℃开始放风。如果近中午仍在25℃以上,可以继续放风,但下午温度需维持在20—25℃,降至20℃时必须闭棚,以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之间。(二)农业防治1、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集中高温堆沤或深埋,避免传病。大棚内采用地膜覆盖,避免大水漫灌,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温。2、保护地加强通风管理,降低湿度。浇水宜在晴天上午,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三)化学防治1、移栽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
多菌灵500倍液喷淋番茄苗,不让病苗进入大棚。2、浇催果水前一天用65%的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
多菌灵700倍液防治,每5天1次,连续喷洒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