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中旬,剑川县县境内旱情得到缓解,有效降雨增多,给大春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也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提出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建议: 一是各乡镇农科站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抓好所辖区域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要选派科技人员深入田间调查,加强田间病虫害发生实时动态监测、调查力度,增加调查次数,及时掌握病情、虫情。 二是技术人员要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宣传、培训与指导,抓住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期及早组织大面积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三是要抓好药剂防治工作,有效控制后期重大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大春粮食增产增收。 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如下: 1.叶瘟、穗颈稻瘟: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 50克 /亩,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2.水稻白枯病:选用20%
噻菌铜悬浮剂 60克 ~ 80克 /亩,兑水45公斤,均匀喷药防治。 3.水稻纹枯病:选用4%井岗霉素?16亿蜡质芽孢杆菌 48克 /亩,兑水45公斤,也可以选用30%己唑醇悬浮剂 20克 /亩,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4.玉米灰斑病、大小斑病:选用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 50克 /亩,兑水60公斤,均匀喷雾;或选用30%己唑醇悬浮剂 20克 /亩,在发病初期兑水45公斤,7~10天一次,连防2次;也可以选用12.5%稀唑醇粉剂 50克 /亩,兑水45公斤,7~10天一次,连防2~3次,均匀喷雾防治。 5.螟虫和粘虫:每亩可用50%
辛硫磷乳油、80%
敌敌畏乳油、40%
毒死蜱(乐斯本)乳油、75~ 100克 ,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6.蚜虫:选用20%
吡虫啉粉剂30~ 40克 /亩,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