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5 04:59 作者:李先生
“见虫打虫,见病治病”可以说是目前很多地方农民传统的用药习惯,也正是这种不科学的习惯,促使农民在病虫害防治时反复用药,不惜一次次加大用量,甚至选购高毒农药。结果不仅效果欠佳,多花了冤枉钱,还使病害产生抗性。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杀虫治病”习惯,走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绿色防控、环境友好的农作物管理新路子。
一是加强对农民的指导培训。农民多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养成的老做法、老观念一时难改,这需要农业专家、农技植保部门走得出、下得来,来到农民身边教方法、做示范。
二是厂家、经销商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确有一些厂家、经销商受利益驱使,不惜引导农民多买药、多打药,不愿意引导农民走预防为主的路子。而今,一些有远见的厂家、经销商抛弃了这种短视行为,积极参与到引导、指导农民的服务中,赢得了农民的信赖,从而赢得了市场。
三是应加强统防统治等先进植保组织的扶持和鼓励。据报载,近年来像“统防统治”、“一喷三防”等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在预防迁飞性、流行性大面积病虫害方面发挥了作用,取得了成效,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中央财政每年投入数亿元资金进行扶持。率先在全国实行统防统治、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湖南省,和近两年很多实行防治小麦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的冬小麦主产区,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很好地解决了农民防病治虫难题。当然,统防统治更有利于大面积连片作业,而对于一些偏远山区、尚未参与土地流转的散户农民来说,一时还难以得到这种便利。不过,随着国家加强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随着土地流转进一步推开,我们坚信农民会摒弃旧的不合理的用药方式,讲求科学用药以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