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一整套以集体足、壮个体,高产不倒伏为目标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播种1.选地选择土层厚度100cm以上,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全氮0.09%、水解氮7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90mg/kg及以上的地块。2.施肥氮磷钾比一般为1:1:0.8为宜。每亩施总施肥量为:纯氮12kg,P2O512kg,K2O8kg。3。整地深耕翻埋
肥料,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需水量。深耕以25-30cm左右为宜。4.种子处理种子筛选:用2-3mm筛子过筛,去除秕粒、碎粒和杂质,剔除一些杂粒,提高种子纯度。筛选好的种子在阳关下晒1-2天,可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5.适期、适量播种根据地力、品种特性及管理水平确定适期的播期、播量,我市适宜播种期为9月25日-10月10日,适宜播量为12.5-22.5公斤,9月30日以前播种的麦田播量掌握在12-15公斤,10月1日以后播种的从15公斤起,每晚播一天增加重量0.5公斤,播前做好发芽率试验,种子发芽率应达到85%以上。6.足墒下种对于耕层墒情不足,影响出苗整齐度的地块,必须实施播前带茬造墒或白地造墒,小麦出苗适宜的土壤墒情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二、冬前管理要点1.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有10厘米以上的缺苗断垄地段,要补种浸种催芽的种,确保苗全;出苗后遇雨或土壤板结,要及时进行划锄;在出苗后查苗补种的基础上,于3-4叶期进行查苗,将疙瘩苗疏开,补栽在缺苗断垄处,补苗后踏实浇水。2.浇好封冻水适时适量浇好封冻水可以平衡低温变化,防止因气温巨变对麦苗造成伤害,也可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水分,分解
肥料,促进幼苗生长。浇水时间以夜冻昼消最佳,浇水量以灌后水分能全部渗入土中而不积存为宜。结合浇水可施入适量冬肥。3.搞好冬前麦田化学除草冬前麦田化学除草省工、省时,而且效果好。除草应控制好施药适期及用量,最好选用“巨星”,每亩用量1-1.5克左右或20%麦草净50克,在11月初,晴天中午或下午兑水均匀喷洒,进行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三、春季麦田管理要点1.肥水管理对冬前总茎数70-80万/亩的壮苗,在底肥充足、墒情好的情况下,返青期苗应注意松土保墒,可以不施肥、不浇水,适当控苗。而表墒不足,或肥力不够的情况下,可适量追肥浇水;起身期一定要控制肥水,进行蹲苗,达到控制基部节间伸长,防止倒伏的目的。依据气候条件及土壤墒情,可以选择浇两水(拔节水和扬花水)和三水(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拔节水水量宜大,每亩浇水50立方米左右,随水施
尿素30-40公斤;其它宜轻,每亩浇水量20立方米左右。2.化学除草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可在小麦春二叶期至拔节前(小麦耐药性最强)时除草,方法同前。3.化控防倒在冬前及春季返青至起身期可喷施20%壮丰安乳油1000倍液,冬前喷施目的是促根壮苗,增加分蘖及提高越冬安全性,春季喷施的目的是控制旺长,防止倒伏,促进物质合成及分配,协调产量结构。四、中、后期管理要点1.病虫防治吸浆虫在化蛹盛期和成虫羽化盛期对药剂敏感,应抓住蛹盛期施药,在成虫羽化期作必要补充工作。一般在4月15-20日小麦拔节期,每亩用80%
敌敌畏150毫升兑水2-3公斤,喷洒细土20-25公斤,拌匀后顺垄撒施;成虫羽化期,小麦抽穗至扬花前扒麦一眼可见成虫3-5头时,每亩用40%
敌敌畏乳油进行喷雾防治;或用80%
敌敌畏150毫升兑水3-5公斤喷在25公斤麦糠上拌匀顺垄撒施,进行熏蒸灭虫。白粉病和锈病,当白粉病发病率达10%,锈病发病率达1%或当地越多菌源形成发病中心时,可用20%粉锈宁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蚜虫,5月中旬百株蚜量800头以上,天敌与麦蚜比不足1:150-200时,可用20%
吡虫啉2500倍液喷雾防治。根病包括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可在小麦返青拔节时,用
多菌灵、粉锈宁、
甲基托布津等喷洒小麦基部防治。2.适时收获蜡熟末期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蜡熟末期的长相为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量22%左右,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籽粒较坚硬。提倡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秸秆还田,施行单收、单打、单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