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镇水稻绝大部分处于分蘖末期,也是晒田的关键时期。水稻晒田,就是在水稻大田分蘖达到一定数量,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即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始期进行晒田,并保持一段时间不灌水的做法。晒田不仅可以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通透性,改善水稻生长环境,促进分蘖成穗,培育大穗,抑制无效分蘖,实现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而且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性和抗病虫能力。晒田过早则穗数不足,晒田过迟无效分蘖过多,影响形成大穗。所谓“苗到不等时”,就是田间按亩茎蘖数达到一定数量,就要开始晒田。一般亩平总茎蘖苗达到16—18万为宜,应立即晒田。晒田一是要晒得适度,对长势旺、发苗较多、底肥足的田块及分蘖力强的品种要早晒、重晒,要求晒到田边开大裂,田中开小裂;长势弱,群体较少的田块及分蘖力弱的品种适当轻晒,要求晒到田边开小裂,田中硬皮,人走留脚印但泥不沾脚,叶色稍褪淡。二是要掌握晒田时段,从开始晒田到结束,以一周为宜。因此,要先开好排水沟,保证晴天沟干,下雨不渍水。三是要复好水,施好复水肥。晒田达到要求后,要及时复灌,掌握以湿为主、干湿交替的原则,以利于水稻幼穗发育。不能立即用水浸田。复水后要适量补肥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