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纵卷时螟(一)发生时期为具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当地不能越冬,该虫不常发生,为偶发性害虫。成虫于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分两批从南方迁入,第一批虫源迁入后可繁殖两代,第二批虫源迁入后只能繁殖一代。一代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害,一般只零星发生,不会造成大的减产,个别年除外。如1991、1992年我县第一代发生较重,发生面积分别为4.3万亩和8.7万亩;二代幼虫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害,一般较一代发生量大。(二)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特点成虫有很强的趋绿性,喜在生长繁茂嫩绿荫蔽的稻田里群集,白天隐藏于植株丛中,遇惊动后短距离飞行。幼虫为害水稻叶片,2龄后吐丝将叶片纵褶,藏身其中,啃食叶肉,使叶片枯白,3龄后开始转苞为害。叶色深绿宽软品种,偏施
氮肥或施肥过迟造成稻苗徒长和披叶地块受害重,发生期内阴雨多湿有利发生。水稻受害后空瘪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一般可减产20~30%,重的达50%以上。(三)药剂防治在成虫迁入期,用长棍赶蛾法调查成虫,预测幼虫发生趋势。防治稻纵卷叶螟,抓住防治时期是关键。要抓住虫小,卷苞小容易消灭的良机用药。每百丛水稻有初卷小虫苞(1寸苞前)15~20个,或穗期每百丛有虫20头时施药。防治药剂:40%福戈(氯虫苯甲酰胺/
噻虫嗪)8克/亩、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亩、瞑王星60克/亩、用知乐(阿维菌素+
毒死蜱,30~45克/亩)、15%虫唑(杀虫单+
三唑磷,150~200ml/亩),兑水30公斤常规喷雾。施药时间以傍晚为宜。过去最好的防治药剂是甲胺磷,由于甲胺磷是高剧毒
农药,现在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经过试验,阿维菌素已经获得进入稻田的通行证,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防效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