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几日大风、冰雹等天气影响,全县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近期,农技站技术人员分组分区对全县农作物受灾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不同受灾程度指导农民进行相应的补救措施,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据调查塔木托格拉克乡、渭干乡,尤鲁都斯巴格镇受灾情况比较严重。据统计,我县以上三个乡镇共计受灾面积11940亩,棉花受灾面积10140亩,小麦受灾面积1600亩。瓜类作物受灾面积200亩。我县部分乡镇遭遇了不同程度冰雹灾害的袭击,目前正值我县棉花花铃期,冰雹灾害将会严重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但棉花具有很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和再生能力,一般遭受雹灾后,只要精心管理,仍能获得较好收成。综合历年经验,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及时排水和中耕松土。此次降雹的过程中伴随着较大的降雨,造成田间积水、地面板结、田间湿度过大,严重破坏了棉株根系的生长环境。因此,雹灾后应及时清沟排水,以降低土壤湿度。避免发生泛盐和淤泥板结而造成死棵。2、及时化学调节和叶面喷肥。在基本没有枝叶的棉田,可先选用920复合液肥(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每亩使用量50g,芸苔素内脂(锌、硼、钾、钙)每亩施用量30-50g,氨基酸每亩施用量100g,98%
磷酸二氢钾每亩施用量100g等促进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每隔7天连续喷3次。待长出枝叶后再加强喷施
叶面肥;对于受害较轻、枝叶保留较多的,可化学调节与叶面喷肥同时使用。3、及时追肥。灾后及时追肥,可以改善棉株营养状况,使其在尽快恢复生长的基础上,促进后期的生长发育,以弥补灾害损失。一般地块,每亩可追施
尿素5公斤~8公斤。4、及时除治病虫害。受灾棉花再生长后多为幼嫩枝叶,抗病虫能力差,易招惹虫害,尤其是棉蚜和棉铃虫,一经发现须及时除治,以免造成不必要损失,保证棉株迅速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