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裂果现象较普遍,对番茄产量及果实商品价值影响很大,番茄裂果属生理障碍病害,可以采取综合的栽培技术措施加以控制,从而降低裂果率,从而提高产品产量及质量,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一、番茄裂果原因1、番茄裂果与品种有密切关系。放射状纹裂果的发生与品种特性有关,多在露地发生,主要是由于高温、强光、干旱等因素导致果蒂附近的果面产生木栓层,果实糖分浓度增高,当久旱后降雨和突然大量浇水,使果肉迅速膨大,膨压增高,将果皮涨裂。放射性裂果多发生在果皮较薄的品种上,裂果是从果蒂下面的表皮开始,渐渐地加大龟裂,出现放射状,一般粉红色品种果皮较薄,易发生裂果,红色品种不易发生裂果或裂果较轻。2、阳光直射局部果皮,使土壤中钙、硼元素缺乏或根系吸收受阻,导致果皮老化,从而容易发生裂果。3、降雨或水分管理不当,造成土壤水分含量急剧变化,果皮和果肉部位吸水膨大不均匀,使果皮裂开,导致裂果。二、预防措施1、选用选择抗裂性强的品种。一般果形大而圆、果实木栓层厚的品种,中小株型、高桩型果、木栓层薄的品种更易产生裂果。2、定植时避免伤害根,加强土壤耕作和施肥,增施有机肥,保护根系生长,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合理浇水,避免土壤忽干忽湿,特别应防止久旱后浇水过多。在土壤缺钙、硼元素时,施入适量的过磷酸钙和硼肥,
氮肥、
钾肥不可过多。3、注意环境调控。防止果皮老化,避免阳光直射果肩,在选留花序和整枝绑蔓时,要把花序安排在支架的内侧,靠自身的叶片遮光。摘心时要在最后1个果穗的上面留2片叶,为果穗遮光。设施栽培时要及时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缩短果面结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