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葱灰霉病已成为大葱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发生普遍,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影响产量。下面介绍一下大葱灰霉病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一、症状特点。大葱灰霉病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最为常见,叶片出现白色至浅褐色小斑点,扩大后成棱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病斑上有灰褐色绒毛状霉层,后期病斑相互连接,致使大半个叶片甚至全叶腐烂死亡。干尖型病叶的叶尖,初呈水渍状,后变为淡绿色至灰褐色,后期也有灰色霉层。湿腐型叶片呈水渍状,病斑似水烫一样微显失绿,斑上或病健交界处密生有绿色绒霉状物,严重时有恶腥味、变褐腐烂。二、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在大葱栽植前,要及时清理田间地头的残枝烂叶,要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传传播。实行轮作,选用上茬未种植过葱、韭、蒜等作物茬口的地块,可明显减轻病害的发生。2、平衡施肥。在栽植前,要重施底肥,底肥要施用
农家肥、氮磷钾三元
复合肥、生物菌肥、微肥混合均匀施用,做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结合,平衡各元素的配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3、加强管理。当遇到空气湿度大或连续雨天要避免浇水。雨季要及时排涝,防止田间出现严重积水。雨后及时中耕锄划,松土散湿。浇水以晴天上午进行为好。4、药剂防治。本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
多菌灵、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药剂要轮换使用,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