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适应性强,容易栽培,产量高,耐贮藏,为我国夏、秋主要蔬菜之一,其果实含有少量的糖和丰富的维生素丙,同时在医药上又有止咳、利尿等功效,因此栽培广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冬瓜的种植技术视频吧!
冬瓜的生长周期
冬瓜生育周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小型冬瓜约110-120天,大型冬瓜约150-180天左右,但都经经历如下四个时期。
1、发芽期:由种子萌动到出现第一片真叶为止,约需15天左右。由于外种皮厚,组织较松,不易下沉吸水,即是吸水,因内种皮透水性差,则易在内外种皮间形成水膜而影响透气性,致使种子发芽缓慢,发芽势也较低。在生产中应采取催芽措施,使其正常吸水,迅速发芽。
2、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显露到开始抽蔓为止,约需25-30天。此期营养生长仍较慢,应加强管理,以茁壮成长。本期给予低夜温和短日照条件,可降低第一雌花的节位,为早熟奠定基础。
3、抽蔓期:此期是由茎蔓伸长开始至现蕾为止,约经历20-30天。为营养生长逐渐加快和花芽分化及孕蕾期。要采取有促、有抑、捉抑结合的措施,使根深苗壮,以利花芽分化和孕蕾。
4、开花结果期:本期是从现蕾开始到收完为止,约经历50-85天左右。此期茎叶仍在继续生长,但生长中心已转入生殖生长。应加强肥水供应和植株调整等工作,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进行,以获得高产。
冬瓜的种植条件
冬瓜原产我国南部和东印度,是喜温果菜类,生育的最适宜湿度为25-32℃,15℃以下不能正常发芽。根系伸长的最低温度为12℃,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6℃。
1、温度:冬瓜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它具有耐热能力,不但在盛暑季节生育极强,而且在秋季温度较低时,也能正常生长。
2、水分:冬瓜耐旱能力较强,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空气湿度过大,不利授粉、花粉萌发、座果和果实的正常发育。
3、光照:冬瓜喜光照,在高温高湿和光照充足时,生长极为强盛。
4、土壤:冬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甚严格,但耐肥力很强,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深厚的粘质壤土为宜。
冬瓜的种植技术
1、栽培季节:冬瓜喜高温,并具有较强的抗热能力,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因此,必须把其生育盛期安排在高温季节。由于它的根毛发生和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都比黄瓜高,所以,定植期应排在黄瓜之后。
2、播种期:冬瓜一般要进行育苗栽培,苗龄为40-50天。因此,可依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的目的和选用的品种类型,而确定适宜的播期。小型冬瓜可于2月上旬播种。大型晚熟冬瓜,可于2月中下旬播种。
3、浸种催芽由于种子发芽慢,且发芽势比较低,催芽前应采用高温烫种等措施,以使种子正常吸水。种子在25-30℃条件下催芽合适,约经4-5日可萌发。由于催芽期长,所以应勤翻种子,使种子上、下层温度及湿度一致,发芽整齐。
4、苗期管理:冬瓜幼苗生长慢,苗期要求温度高。
①苗床质量要高:为提高床温,应事先准备苗床,并翻晒土壤。为满足其对养分的要求,床土应事先配制,并应掺入较多腐熟的有机肥,使其疏松肥沃。
②苗床底水要足:冬瓜种子出苗慢,幼苗生长期也长。因此,底水量较大。
③温、湿度管理:出苗期应注意保温、保湿,使其快出土。苗期浇水要适时适量,并注意土壤疏松,以利根系发育,避免沤根倒苗。
5、定植:冬瓜根系发达,栽前应深耕,并整平耙细,防止积水而引起枯萎病和沤根现象的发生。冬瓜生长期长,产量高且耐肥。因此,除定植前全面施入大量有机肥外,在定植时,还应局部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斤/亩,有条件还可每亩加入40-50斤的过磷酸钙,以促使其早结果。冬瓜的密度因栽培方式、气候条件及品种的不同而异。
冬瓜的田间管理
1、植株调整:冬瓜植株生长旺盛,任其生长,则会延迟开花与结果。因此,应及时进行压蔓、摘心、打杈和定瓜等工作。以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互相协调,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其同化效能,促进开花结果。
①压蔓与盘条:冬瓜第一雌花出现的节位高,在搭架栽培时,可将基部没有雌花的茎蔓绕架杆,或架的外侧盘曲压入土中,而使龙头接近架杆的基部,以便上架,这一措施在生产中称为“盘条”。其好处是可节省土地面积,又可使生不定根,扩大吸收面积和防风害。地冬瓜一般多在瓜座住后,在瓜的前后各压一道,待摘心后再压一道。压蔓时,切勿将着生雌花的茎节和顶端生长部分及叶片压入土中。
②摘心与打杈:摘心与当地的生长期和品种有关。生长期短的地区,应提早摘心,少留叶,使养分集中供应果实的需要,以早收。早熟品种也要摘心。一般当主蔓长到13-16叶时可摘心,这样,座瓜位置可在9-12片左右。晚熟品种座瓜晚,可在25-30片叶时摘心,使瓜座在20-24节左右。于果实上留3-5片叶摘心,以保证果实正常发育。冬瓜每个叶腋都可以出现侧芽,几天后可成侧枝,影响正常生育。一般除留瓜旁一枝外,其余在萌发初期都除掉。
③留瓜与定瓜:冬瓜第一个雌花出现后,以后每隔几节可陆续着生雌花。一般早熟品种,每株留1-2个果实,中晚熟品种留一个果实,其余都除掉。但花和幼果在发育过程中,有脱落的可能。因此,每一株应留2-3个幼果,待幼果长至半斤至1斤时,再择优留取,生产中称为定瓜。定瓜位置很重要,一般第一个雌花形成的瓜,因条件差,果小,甚至畸形。而节位高的,幼果虽能发育成大果,但果实成熟过晚。所以多留取第二第三个幼果。
2、追肥与灌水:冬瓜根系强大,而且叶面有刺毛,果实有白粉,说明它有耐旱能力。冬瓜的水分管理,因气候条件和生育时期不同而异。总的用水规律是从小到大。定瓜前视土壤湿度,浇小水为主,定瓜后,可结合追肥,再浇一次水。注意:在开花至定瓜期,切忌大肥大水,瓜迅速膨大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相对湿度70-80%为宜。但高温多雨季节,往往会造成冬瓜的死秧、烂瓜,应注意排水。
3、其它管理:冬瓜在炎热季节易发生日灼,可用叶子遮盖。用麦秆覆盖根部,有降温、保湿的作用,对延长植株寿命,增加产量有一定的效果。另外,用草圈或砖石等将瓜垫起,以防烂瓜或虫害,也是常采用的措施。进行人工授粉,有提早成熟和增产的作用。开花期间,喷施1000-1500倍磷酸二氢钾,可达到保花保果作用。
冬瓜的收获采种
1、收获:一般冬瓜从现蕾到开化约9天左右。由开花到成熟约35-45天。小型冬瓜达食用成熟度即可采收,大型冬瓜达生理成熟度即可采收。生理成熟的特征是:果面茸毛消失,果皮暗绿或白粉满布,采收时留果柄,以利贮藏。
2、留种:一般是选留第二个雌花所形成的果实为种瓜。早熟品种可选留第一个雌花所结的果实为种瓜,以保持其早熟性。采种时,要严格选择,要选全株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生长健全、抗病力强、雌花比例大的植株为种株。为防止自然杂交,可于雌、雄花含苞待放时套袋,授完粉后再套上,幼瓜座住后去掉。瓜种成熟后取下,经后熟、剖瓜取种、晾干,贮于低温于燥处(杂交品种冬瓜不能留种)。
搭棚冬瓜栽培技术
搭棚栽培不仅能适当密植,而且还能提高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和便于肥、水等管理工作。从而植株生长健壮,结果率高,采收期长,能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和品质。另外,棚下又可种植葱类蔬菜。因此,搭棚栽培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当前,南方搭棚方式主要为高平棚。
高平棚的棚高为1.7-2米,一般当瓜蔓长约2米时搭棚。每穴秧苗插4根竹竿,其上用草绳绑成一束,(绑扎处距厢面1.7-2米)再在顶上纵横放上横梁竹,厢上再插两根竹竿交叉与顶梁竹绑牢。
冬瓜病虫害防治
1、枯萎病
【危害特征】幼苗感病茎基部变黄褐色并收缩,子叶萎垂而枯死。叶片感病经4-6天下垂,整株枯死,根茎部收缩呈褐色,水浸状腐烂,干燥时外皮纵裂,常有橙红色胶质物溢,潮湿时粉红色霉层。该病由真菌浸染,在5-35℃可生长,土温24-30℃为病菌萌发生长适温。该病为土传病害,连作地、地下虫多、土壤粘重、潮湿则发病重。
【防治方法】用高锰酸钾1300倍、多菌灵500倍于发病前灌根预防,每隔10天连续2-3次施药。
2、瓜蓟马
【危害特征】成虫、若虫锉吸冬瓜嫩梢、嫩叶、花和幼瓜的汁液,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茸毛呈现灰褐色或黑褐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瓜受害后硬化,毛变黑,造成落瓜,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50%辛硫磷1000倍,40%乐果1000倍防治。
3、瓜实蝇
【危害特征】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初孵幼虫即钻入瓜内取食,受害瓜局部变黄,轻则成畸形,果皮硬实,瓜苦味涩,重则全部腐烂,流出黄水,造成落瓜。
【防治方法】90%晶体敌百虫1000倍,40%乐果800倍液防治。
推荐阅读:
1、冬瓜栽培技术
2、黑皮冬瓜种植技术与管理冬瓜一亩种多少株
3、冬瓜苗怎么培育 冬瓜苗什么时候种植
4、冬瓜几月份种植最佳
5、冬瓜的种植时间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