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可以用来杀灭昆虫、真菌和其他危害作物生长的生物。
农药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在农业的生产活动中,
农药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资料。根据有关数据,
农药的使用量是逐年提高。然而由于农民朋友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生产中在
农药的使用方面出现了种种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发病初不用药,不见虫不用药;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症状很轻,此时用药效果好,等大面积爆发后,用药再多也难以扼住还有就是农作物的成长要以预防为主。
二,随意加大用药浓度或用药量,有的农民朋友甚至本身就存在着误解,认为
农药浓度越大,对病虫的防效越高。然而一般超过规定浓度后,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易发生药害,同时也加快了病虫的抗药性。
三,追求速效性,如使用杀虫
农药时追求速效性,希望喷药后立即杀死害虫。但某些生物
农药如Bt或阿维菌素类
杀虫剂等,由于只是杀死虫卵或抑制昆虫蜕皮或见效慢等,不易表现出效果,而被农民朋友忽视。农民朋友追求速效性最严重的后果是,某些地方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
农药的现象仍然存在,生产出的产品
农药残留量超标。
四,
农药常识欠缺,在
农药使用中一旦发现某种
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即使发现该药对病虫的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更换品种,而是采取加大用量的办法,认识不到病虫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依然增大药量,结果造成恶性循环。
五,不能对症下药,这是目前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植保知识,出现病状后不能正确诊断,二十盲目用药,从而贻误防治时机。
六,缺乏保护和利用天敌意识,当害虫较少而天敌较多时,可不喷药,害虫较多,非喷药不可的,尽可能用高效低毒对天敌影响不大的
农药。而有的农民朋友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保护和利用天敌,在治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天敌。
七,混淆高效与高毒概念,缺乏安全观念,目前优质
农药正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方向发展,而不少农民错误地认为毒性高效果就好,只认购高毒
农药,对低毒而对病虫高效的
农药缺乏认识,在使用
农药时也不按
农药安全标准使用,将禁止在果树、蔬菜及生食作物上使用的
农药用于这些作物,结果造****畜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