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果实将近成熟时,果面纵向裂开一条长缝,果肉稍外露,随之裂果腐烂变酸,不能食用。二、发病规律裂果病是生理性病害,一般发生在枣果白熟期至上色期。这个时期的降雨情况,将直接影响果实的裂纹程度。采收前1个月气候干燥,无降雨,一般不出现裂果现象;幼果发育初期干旱少雨,进入白熟期或上色期后,突然遭遇大雨,则会出现大面积裂果,而且裂纹较深;如果采收前连降几次小雨,也会引起裂果。三、防治措施1、合理修剪适当疏除多余的枣头枝,加大层间距和主、侧枝的开张角度,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雨后枣果表面迅速干燥,可减少裂果病发生。2、及时灌溉幼果坐果后及时灌溉,既能促进果实正常发育,又可防止因久旱遇雨而出现的裂果现象。3、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根系对土壤有效矿物质的吸收,提高光合效率。4、喷施氨基酸钙从果实膨大期开始,每隔15天喷洒1次1000倍液的氨基酸钙溶液,连喷2-3次,直到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