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是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40左右米,胸径可达2~3米左右。从幼苗到大树单轴分枝,主干通直圆满。侧枝轮生,向外横展,幼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叶螺旋状互生,侧枝之叶基部扭成2列,线状披针形,先端尖而稍硬,长3~6厘米,边缘有细齿,上面中脉两侧的气孔线较下面的为少。杉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用材树种,东至浙江、福建沿海山地及台湾山区,西至云南东部、四川盆地西缘及安宁河流域,南至广东中部和广西中南部,北至秦岭南麓、桐柏山、大别山。在坡度较缓的杉木种植后前3年,幼树期抚育期间实行合理林农间作(间作地的坡度宜较缓)一举多得:1、杉木地种上各种农作物以后,在对农作物进行田间管理的同时,也就进行了林木抚育工作,可以松土保墒,可以使幼林不受杂草欺负。在杉木地进行耕作,还有利于土壤的改造和熟化。2、间种作物的根茎叶翻耕后埋到土里,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特别是间作豆类作物,可以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3、树木的根系和农作物的根系分布在不同的土层里,能使不同土层中的肥分充分发挥作用。4、在杉木很小的时候,农作物为它们遮荫,使它们少受日灼风袭,还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只要按照各自的特性把杉木和间作作物配合好,它们都能同时生长得很好。5、间种矮秆作物,尤其是豆类作物,有覆盖林地、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功效。间种密度不能太大,与幼树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为30~40厘米)。6、在同样土壤、气候条件下,实行间作的林木比没有实行间作的林木,在头十年内,生长速度一般快一倍左右。7、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肥力,且可因有作物覆盖和经常中耕,而防止杂草竞争,减免病虫为害,还有促进幼林生长、增加短期收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