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5 17:03 作者:李先生
5月中旬玉州区各地开展了以第二代稻飞虱和第二代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为主的病虫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病虫的发生为害。据玉州区植保站近日到部分镇街稻区检查,目前局部未防治或防治不好的田块稻飞虱、卷叶螟虫口密度较高,稻纹枯病继续扩展为害。 一、发生动态 1、稻飞虱:发生比去年偏重。玉州区植保站观测圃系统调查:5月20日,虫口密度高740头/百丛,平均592头/百丛;卵粒密度高465粒/百株,平均353粒/百株。5月20~22日普查城西永上、南江七一、城北高山、大塘等稻区,经防治后大部分田块虫口密度都在500头/百丛以下,一般200~400头/百丛,部分未防治或防治不好的田块虫口密度高达3000~5000头/百丛。 2、稻纵卷叶螟:发生较上年偏重。5月20~22日调查城西永上、南江七一、城北高山、大塘等稻区,第二代残虫密度高150~200头/百丛,一般30~50头/百丛,为害率高9.02%,一般2~4%。目前第三代成虫陆续出现,田间成虫密度高4000~5000头/亩,一般500~1800头/亩。 3、纹枯病:5月20~22日调查城西永上、南江七一、城北高山、大塘等稻区,病丛率高88%,一般为40%-50%;病株率高54.60%,一般为20~30%。 4、水稻黄矮病:各个稻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个别稻区发生严重。据玉州区植保站调查,南江七一村个别稻区,发生严重的田块,病丛率高达80~90%,一般10~30%,威猛668品种发病较重。大塘镇大塘村个别稻区病丛率高达10~20%,一般1~5%。 5、其它病虫:蛀茎螟虫,各地均有发生,以二化螟、台湾稻螟为主;稻瘟病零星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各地均未见有发生。
二、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预报 1、稻飞虱:第三代若虫高峰期6月上中旬,第四代若虫高峰期6月下旬末至7月中旬,发生区域为全区各稻区。 2、稻纵卷叶螟:第三代成虫盛发期5月27日~6月13日,高峰期5月31日~6月4日;卵孵化盛期5月31日~6月17日,卵孵化高峰期6月4日~6月8日,防治适期6月5日~6月9日。若外地虫源大量迁入,发生将会加重。发生区域为全区各稻区。 3、三化螟:第二代成虫盛发期5月28日~6月15日,卵孵化盛期6月5日~6月23日。因第一代残虫少,田间找不到为害。 4、纹枯病:病害流行高峰5月中旬至6月下旬。目前雨日雨量多,田间郁闭,湿度大,对该病流行有利。 5、稻瘟病:穗瘟发生流行期6月下旬~7月中旬。 6、细条病、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二化螟预计会有发生。
三、防治意见 1、各镇街农技人员要深入田间调查监测,掌握当地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防治。 2、6月上旬以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为主,兼治其他病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以防治纹枯病、稻飞虱为主,兼治或挑治其他病虫;感稻瘟病的品种注意在破胸期和齐穗期用药预防稻颈瘟。 3、大力推广使用安全、高效、对口农药进行应急防治。 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噻嗪酮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蛀茎螟虫可选用甲维盐、甲维?虫酰肼、甲维?毒死蜱、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井岗霉素、戊唑醇、己唑醇、井岗?腊芽菌等;防治稻瘟病可用稻瘟灵、三环唑、咪鲜胺等。防治黄矮病,在发病初期,用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加5%香菇多糖加复硝酚钠(春雨1号)或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康润)加复硝酚钠(春雨1号)喷施。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