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铵态氮的挥发损失和硝态
氮肥的淋失及反硝化作用所造成的,为了减少
化肥有效成分的损失,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分配:
氮肥应用在增产效果好的土壤上。根据试验结果证明,一般在地下水质好、基础产量较低的贫瘠低产型土壤上利用率较高,增产效果较显著。 2、深施覆土:深施结合覆土可以增加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减少挥发,对铵态
氮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肥深度应结合作物品种特性与施肥量灵活掌握。
化肥用量少、作物要系分布较浅的以中层浅施较好;
化肥用量大、作物根系发达、入土深、分布广的应以底层深施为宜。 3、因作物施用
氮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需
氮肥较多,应适当多施,而豆类作物,一般只需要根瘤菌未起作用之前的生长初期施用少量
氮肥,同种类的作物也有耐肥性差异,耐肥品种稍大于不耐肥品种。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对氮的需要量也有差别。例如玉米在拨节期及大喇叭口期需肥量较多,此时应追
氮肥,而小麦是“胎里富”,满足
基肥很重要,百分之六十的
氮肥和全部
磷肥深施作
基肥,百分之四十的
氮肥根据土壤特性,一次或分次追施。 4、因土施肥:土层深厚,保肥力强的地块,以
基肥为主,一次追肥;保肥力差的风沙土、漏沙土,应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采取分次施肥。 5、氮磷
化肥配合施用: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要求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的协调供应。根据土壤的实际状况要注意氮磷
化肥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