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03:47 作者:李先生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在研究毒扁豆碱生物活, 化学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毒扁豆碱存在于毒扁豆中,所以从来源上划分属于植物源杀虫剂。此类杀虫剂的中文通用名均用“威”作后缀,如灭多威、抗蚜威、涕灭威、克百威(即呋喃丹)等,都属于酯类有机化合物,在水中会缓慢发生水解作用,在碱性水中水解更快。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绝大多数是固态物,在油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所以大多数均加工为固态的制剂,如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浓悬浮剂等。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如下特点:
1.不同结构类型的品种,其毒力和防治对象差别很大 大多数品种的速效性好,持效期短,选择性强,对飞虱、叶蝉、蓟马等防效好,对螨类和介壳虫类无效,对天敌安全。某些品种如涕灭威等的持效期很长,达1~2个月,适用于处理土壤或处理种子,防治作物苗期害虫和地下害虫、线虫等。某些品种如灭多威、丁硫克百威等对咀嚼式口器害虫的效果优于有机磷杀虫剂,适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
2.对害虫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阻断正常神经传导,引起整个生理生化过程的失调,使害虫中毒死亡 该特点与有机磷杀虫剂类似,其区别是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是不可逆的,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是可逆的。以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期相比较,氨基甲酸酯的半恢复时阿蓉茹20~60分钟,全恢复时间长达为数天;而有机磷杀虫剂的半恢复时随一般为80~500分钟,全恢复时间长达几个月,个别品种重复。
3.毒性差异大 多数品种如异丙威、仲丁威、混灭威等的毒性低。由于分子结构接近天然有机物,在自然界易被分解,残留量低。少数品种毒性高,如克百威、涕灭威等,但可加工成使用安全的剂型,如颗粒剂。
4.增效性能多样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用的增效剂,如芝麻油、芝麻素、氧化胡椒基丁醚等,对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亦有增效作用。不同结构类型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品种间混合使用,对抗药性害虫有增效作用。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也可作为某些有机磷杀虫剂的增效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