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主要分甘蓝型和白菜型两大类,不同类型对氮(N)、磷(P2O5)、钾(K2O)的吸收比例不同,一般甘蓝型为1:0.42:1.4,白菜型为1:0.44:1.1,甘蓝型吸肥量一般比白菜型高30%以上,产量高50%以上,且甘蓝型油菜需钾量明显比白菜型高。下面主要就甘蓝型油菜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进行描述。根据油菜生长发育的特性及其需肥规律,生产实践中亩产150公斤油菜籽,一般需亩施猪牛栏粪500~1000公斤、钙镁
磷肥40~50公斤、
钾肥15~20公斤、
尿素25~30公斤、硼肥0.5公斤、锌肥1.0公斤。具体施肥方法大致如下:(1)、施好苗床肥。苗床施肥首先要施足底肥,具体做法是每0.1亩苗床在播种前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00公斤~300公斤,以及
尿素2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
氯化钾1公斤,将
肥料与土壤(10厘米~15厘米厚)混匀后播种。结合间苗和定苗,追肥1次~2次,追肥以人畜粪尿为主,并注意肥水结合,以保证壮苗移栽,在移栽前可喷施浓度为0.2%硼肥加
磷酸二氢钾一次。(2)、施足
基肥。
基肥施用的总体原则是“数量要足,品种要全,时间得当”。在油菜移栽前1天穴施
基肥,一般亩用猪牛栏粪500~1000公斤、钙镁
磷肥40~50公斤、
尿素15~20公斤、
钾肥7~10公斤、硼肥0.5公斤、锌肥1.0公斤混合均匀埋施。在施肥前,应将各种
肥料充分混合均匀,这种混合过程即自制油菜专用肥过程。具体做法是:先混合大量元素
肥料(氮磷钾),再加入微量元素
肥料(硼肥和锌肥)。在
肥料混合过程中
尿素可能会与过磷酸钙反应渗水,因而,
磷肥用过磷酸钙时,可将过磷酸钙最后混入或单独施用,
肥料混合好后,应立即使用,即随配随用。
肥料施入后需覆土以防氮素)挥发损失。
基肥施好后便可进行油菜苗移栽,移栽时注意不宜直接将油菜栽在施肥穴上,严禁油菜苗根系接触
肥料,以免
肥料浓度高而发生烧苗死苗现象。(3)、施好追肥。油菜追肥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追肥在移栽后50天左右进行,即油菜苗进入越冬期前,此次追肥施用
尿素4~6公斤/亩,
氯化钾4.0~5.0公斤/亩。施肥方法为结合中耕进行土施,若不进行中耕,可在行间开10厘米深的小沟,将两种
肥料混匀后施入,施肥后覆土。第二次追肥在开春后苔期施用,亩施
尿素4.0~6.0公斤、
氯化钾4.0~5.0公斤。由于此时油菜已封行,操作不便,只能表面撒施,注意一定要撒均匀,最好选择下雨前撒施。(4)、喷施
叶面肥:在盛花期后,要及时喷施
叶面肥,促进功能叶的光合作用。可结合打药,每隔一周喷施一次0.3~0.5%的
磷酸二氢钾和1~2%
尿素液,共2次,
基肥没有施用硼肥和锌肥的田块,应结合
叶面肥一起喷施,用0.2%硼砂和0.2%的硫酸锌溶液。油菜施用方法,苗前期、苗后期分别喷
磷酸二氢钾(含
磷酸二氢钾铵)二次,每亩每次用200克
磷酸二氢钾(含
磷酸二氢钾铵)兑水30公斤,薹期喷施
磷酸二氢钾(含
磷酸二氢钾铵)二次每亩每次400克兑水30公斤,花期至成熟阶段,每10天喷施一次
磷酸二氢钾(含
磷酸二氢钾铵),每亩每次800克兑水50公斤。表现为苗壮籽饱,少病害,增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