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的脐部,先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由暗绿色变成黑色,逐渐扩展大半个果面,果肉腐烂,失水收缩。潮湿时,腐烂处招来许多腐生菌,长处黑色或红色霉状物。这种病本身没有病菌为害,是一种生理变化。番茄得到充分的水分,正在旺盛生长时,土壤里的水分突然减少干燥,至使青果脐部严重失水而发生组织坏死。植株生长过程中,常因钙素不足,引起果脐周围组织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造成失水,引起组织坏死。此外,雨后和灌水后干旱、番茄根系发育不良,都可以引起果脐腐烂。防治番茄脐腐病的主要措施如下:(1)播种抗病品种一般尖果及果皮光滑的品种较为抗病。(2)施足底肥播种时施足腐熟
农家肥,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保证植株均衡供水。但要防止
氮肥过量,避免贪青徒长,降低抗病性。(3)天旱及时浇水防止旱涝不均,有减少发病和为害的作用。(4)地膜栽培露地采用覆盖地膜栽培,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对钙素的吸收,减少水分蒸发和钙素的流失。(5)实行根外追肥从开花时进行根外追肥,喷洒1%膦酸钙或1%硝酸钙,以及0.1%氯化钙,提高抗病能力,每隔半月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