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该病是由一种镰刀菌的真菌为害所致,是危害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植株发病初期,白天萎蔫,早晚恢复,反复一周后,整个植株萎蔫枯死,病株根皮变为呈锈腐状,极易脱落,剖开病部,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其上略带有粉红色病原物。二、发病特点仅为害辣椒的根,根茎部和地表以下的茎基部,感病部位的维管束变褐。由于该病不向上发展,因而地上部茎干的维管束不变色。辣椒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常年生存在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的温室大棚土壤中。辣椒定植后,如出现低温、高湿,或幼苗根部出现伤口,病菌就会乘机通过根毛气孔和伤口侵入而引发根腐病,并借助灌水进行传播扩散。三、防治方法:1、高温闷棚杀菌:当辣椒拉秧后,在7-8月份进行高温闷棚。方法是将切碎的麦草和50公斤生石灰均匀撒在地里,铺上废旧地膜后灌水闷棚15-20天,可使棚内5-10厘米土层温度达到40℃以上,可有效杀灭土中的多种病原菌。2、管好育苗床:移栽定植时选用无病健苗。3、移栽时,定植穴内施药土。药土的配制是400克
多菌灵与100公斤细沙混匀,每穴放上5克左右即可。4、合理灌水:辣椒生长期控制浇水量,既防止干旱引起根系受伤,又可防止大水漫灌而引起沤根。5、如棚内发现病株,及早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0%
多菌灵或50%
甲基托布津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灌根。注意一定要让药液流入土内,湿润茎基部土壤,10天1次,2-3次即能收到较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