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需肥量在一般中等肥力水平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3公斤、五氧化二磷1.25公斤,氧化钾2.5公斤。以亩产800斤小麦为目标,需N19-21公斤,P2O55.5-6.0公斤,K2O10-12公斤。其中有机养分分别占35%、35%和70%。即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还应分别施用
尿素27-30公斤,过磷酸钙30-33公斤,
氯化钾5-6公斤。二、小麦
肥料的分配与施用麦子施肥要克服
钾肥不足、
氮肥运筹前期重中后期轻的旧施肥习惯。有机肥宜作
基肥和前期追肥;磷、
钾肥可全作
基肥,或80%作
基肥,20%作后期追肥;
氮肥基、追各半。具体施肥技术为:1、施足
基肥,早施苗肥。
基肥:实行秸秆还田或亩施优质
农家肥2-3方,专用配方肥40-50千克,或磷酸二铵15千克配施
尿素15千克。苗肥:施氮量占总氮量的10-20%,亩用
尿素6千克左右。苗肥要早施,宜在两叶一心前施用。2、施好拔节孕穗肥。此时需肥最多,要防止脱肥早衰,防止恋青倒仗。拔节肥用量应占总用氮量的30-40%左右,一般亩施8.5-11千克
尿素,高产田块配施2.5千克磷酸二铵、2.5-5千克
氯化钾。3、搞好后期根外喷肥(叶面施肥)。根外喷肥是补充小麦后期营养不足的一种有效施肥方法。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
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生产的一项应急措施。选择何种
肥料,要“看地、看长相”,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看地、看长相”就是根据土壤营养状况、小麦长势、长相而确定追施
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抽穗期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脱肥早衰麦田,可喷施2-3%的
尿素溶液。喷施
尿素不仅可以增加千粒重,而且还具有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没有早衰现象的高产麦田,一般不再追施氮素
化肥;有可能贪青晚熟的麦田,不要追施氮素
化肥。这二类麦田,可喷施0.3-0.4%的
磷酸二氢钾溶液,据试验,一般可提高千粒重1-3克,增产5%以上,高的可增产15%左右。
尿素和
磷酸二氢钾的喷施量为每亩50-60kg。喷肥的时间宜选择在无风的下午16时以后,以避免水分过快蒸发,降低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