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分类
和其它生物分类相似,细菌的分类有几种不同的体系。细菌,和真菌不同,它的结构更简单,单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菌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往往是一团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所以,细菌又叫原核生物。
因为细菌菌体微小,需要在高倍数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其形状,但有时还是看不清细菌的详细结构。1884年丹麦医生Gram创立了革兰氏染色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细菌的细胞壁厚薄及其结构往往有差别,革兰氏染色法就是用结晶紫和碘液处理之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比较多的细菌在显微镜下呈现紫色,属于革兰氏染色阳性菌;细胞壁较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而肽聚糖网层薄的细菌则呈现红色,属于革兰氏染色阴性菌。
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并命名的细菌已经有5000多种,这些细菌的分布非常广泛,从深海到火山、空气从到土壤中,到处都有形形色色的各种细菌。有些细菌是人畜的致病菌,有的则是人类离不开的有益菌,比如土壤中许多有机物质的分解离不开细菌。说白了,细菌,并不都是部分人认为的都是有害于人类的生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予以区分,不能“谈菌色变”。
为害植物的细菌一般分为五大类,详情见下表,
常见细菌类别及其引起的病害
二、杀细菌剂种类:
铜制剂:
波尔多液、琥胶肥酸铜、
噻菌铜、喹啉酮、硝基腐殖酸铜、
氢氧化铜、
王铜等;
噻唑类:噻唑锌、噻枯唑、噻菌茂;
抗生素类:、新植霉素、中生菌素、
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宁南霉素、金褐霉素、乙蒜素;
生物菌类:多粘类芽孢杆菌;
消毒剂:福尔马林、溴硝醇、高锰酸钾、辛菌胺、菌毒清、氯溴异氰脑算、三氯异氰尿酸;
其它:代森铵、溴菌腈等。
三、关于植物病原病毒:
病毒,因为结构非常简单,只是颗粒状分子结构,外包蛋白质壳,内为核酸分子。依靠微伤、昆虫、嫁接、种苗等媒介和途径侵染植物之后,病毒的核酸分子侵入寄主细胞,利用细胞的营养物质做原材料来不断的复制自己,进而扰乱寄主细胞的新陈代谢,使被侵害的植物表现出黄化、皱缩、畸形以及坏死等异常表现,但到现在为止,人类依然找不到任何一种物质在保证不伤害寄主细胞的前提下来杀死侵入到植物体内的病毒。也就是说,现在的
农药中没有直接杀死病毒的
杀菌剂。常见的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叫抗病毒剂或植物抗病诱导剂。
四、常见防治植物病毒病药剂类别:
1、种子处理消毒剂: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番茄种子20分钟,把浸泡过的种子再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催芽播种,对番茄花叶病毒病、条斑病毒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也可以起到一定预防病毒病的效果;
2、病毒钝化剂:其原理是降低病毒在寄主细胞内的活动水平,抑制病毒病的症状表现。使用量最大的是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制剂。另外还有NS83增抗剂、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以及豆浆汁液等。美国人应用脱脂牛奶在病毒侵入到植物体之前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可以阻断病毒和植物体的接触抑制病害的发生。
3、免疫接种:同一种病原病毒往往有不同活性的株系,只要找到某一种植物病原病毒的弱株系,就可以接种进植物体内从而对该病毒产生免疫力。生产中已经有商品在使用,例如N14对番茄、辣椒花叶病毒病防效明显;
4、诱导抗病:近些年世界各国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找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物质的物质。国外已经有商品上市应用,国内尚无;
5、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感染病毒后,喷施芸苔素、
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缓解病害症状,但最好和病毒钝化剂配合使用,同时加强栽培管理。适当补充锌营养,也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抑制病害的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