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盐碱地种稻关键技术措施

2017-06-03 07:13 作者:李先生  

1.搞好稻田基本建设。新垦盐碱土地区种稻,必须事先对水源、渠系设置、土地平整、田块大小等做出全面的规划,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淡水源和完整的灌、排系统,这是种好水稻、防止盐碱害的基础。2.建立完整的灌、排水系统,才能加速盐碱土的改良利用,种好水稻,防止盐碱害的发生。灌排渠的设置,要从有利于土壤脱盐和整个垦区的排盐方面考虑,故排、灌必须分系配套,每块田地都要单独建立进出水口。3.泡田洗盐、淡化耕层。泡田洗盐,要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进行。4.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在盐碱土种稻,要增施腐熟的厩肥、人粪尿等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可能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减弱地下水中盐分上升的速度,防止表土聚盐而造成死苗。5.掌握田间排灌技术是盐碱地种好水稻的重要环节。水稻苗期抗盐能力较弱,可用灌深水的办法防止盐害。灌水深度8-10厘米,以后可根据不同生育期调节水层深度,分蘖期水层可浅些,孕穗期水层可深些。6.水稻品种耐盐碱性有区别。盐碱地种稻首先应选用耐盐碱、耐干旱、高产优质、生育期适宜的品种。育苗移栽的水稻耐盐碱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育苗过程中秧苗的素质和栽秧返青速度及成活率。生育后期因多次灌水淋溶盐分和覆盖率增加,表现不明显,耐盐碱品种在旱育壮秧的情况下,栽秧后3天便有3-4条白根长出,1周后产生新的分蘖,在PH为8.5-9的情况下,基本上能正常生长。7.不耐盐碱的品种,栽秧后叶色浅,从叶片尖端变成黄褐色,自下而上枯萎,盐碱害严重的叶片略显红褐色或赤枯斑点,根系生长受阻,不分蘖,死亡率超过20%。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3月份园林养护管理月历 下一篇:春雷始鸣,万物生长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