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一喷三防”是在小麦中后期使用
杀虫剂、
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混合喷打等,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一、发生情况和趋势小麦长势良好,墒情适宜,如果普遍群体较大,对病害发生十分有利,因此小麦中后期病虫总体为中度偏重发生。麦蚜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由于部分品种抗性不强,菌源充足,只要气候适宜,仍有流行的可能。赤霉病是气候型病害,若扬花灌浆期连续阴雨三天以上,将偏重发生。叶枯病、白粉病等也会在局部区域流行危害。二、防治策略“一喷三防”适期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防治四病三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吸浆虫、麦蜘蛛)为重点,兼治其它病虫害,防早衰、增粒重,夺取小麦丰产丰收。三、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措施“一喷三防”应采取综合作业,一喷多效,采用
杀虫剂、
杀菌剂、微肥混配剂施用。根据我县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出以下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1.以防治白粉病、锈病、吸浆虫为主的麦田,亩用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克或12.5%
烯唑醇40克加35%氰戊·乐果80-100毫升、再加99%
磷酸二氢钾50克或液体
叶面肥50毫升加水均匀喷雾。2.以防治赤霉病、麦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50%
多菌灵60毫升或70%
甲基硫菌灵100克、加35%氰戊·乐果80-100毫升或10%
吡虫啉20克、再加99%
磷酸二氢钾50克均匀喷雾。3.以防治叶枯病、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65%
代森锰锌150克或70%
甲基托布津100克加10%
吡虫啉20克,再加99%
磷酸二氢钾50克均匀喷雾。四、注意事项:1.配制可湿性粉剂
农药时,一定要先用少量水化开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2.用药量要准确。根据亩用药量及用水量配制药液。配制采用标准计量器,切勿随意加药。3.田间喷药要选在无露水情况下进行,严格
农药操作规程以免不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