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2 00:04 作者:李先生
菟丝子是一种恶性寄生性杂草,其茎缠绕于白三叶的茎上,把白三叶成簇地盘绕起来,以茎上的吸盘牢牢地吸附。轻度为害时,常使白三叶成片枯黄,影响观赏效果,为害严重时会造成白三叶大面积死亡。 发生规律 菟丝子的种子可混杂在白三叶植物种子内,或随有机肥在土壤中越冬。其发芽的适宜土温为25℃左右,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5﹪-30﹪。据观察,菟丝子在湖南地区4月中旬萌发,5月上旬开始缠绕寄主植物,6月中下旬长出许多分枝,布满寄主植物的各个部分,9月中旬开始开花,秋天结实,晚秋脱落入地,每株能产生种子2500-3000粒。因此,一旦染上菟丝子,根治十分困难。 防治措施 1、精选种子播种前,应清除混杂在草种中的菟丝子种子。一般可用筛选、风选的方法,除去混杂在草种中的菟丝子种子,减少初次侵染源。 2、深翻土地菟丝子种子在土壤5厘米以下就不易萌发出土,如果坪床深耕10厘米以上,使土表种子深埋,菟丝子就难以发芽。 3、轮作换茬菟丝子不能寄生在禾本科植物上,因此,豆科草坪一旦发生菟丝子为害,最好改种禾本科草坪草,轮作3年以上,可以根除其为害。 4、人工拔除白三叶出苗后,应仔细观察,发现有菟丝子缠绕白三叶上,可及时随同一起拔除,清除残体,带出坪外销毁。 5、化学防除一是土壤处理。播种前,可每亩用48%地乐胺250毫升或50%利谷隆150毫升,兑水30-50公斤喷施,药后立即浅耙松土,将药物混入2-4厘米深土层中,然后再播草种。二是药剂防治。在菟丝子发生时,选无风的晴天,用菟丝净20克兑水30公斤稀释后均匀喷雾。草种播后出苗前,每亩用48%甲草胺乳油200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或草种出苗后,菟丝子侵染初期,每亩用48%甲草胺乳油250毫升,对水25公斤喷雾。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