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
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
丁草胺主要通过杂草的幼芽吸收,而后传导全株而起作用。芽前和苗期均可使用。植物吸收丁草胺后,在体内抑制和破坏蛋白酶,影响蛋白质的形成,抑制杂草幼芽和幼根正常生长发育,从而使杂草死亡。
乙草胺、禾耐斯、丁草胺为醚胺类芽前土壤处理剂,已被广泛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油菜、中药材等作物上。但是每年总有几户农民反映该药不灵了,除草效果不好等问题。从实际调查情况看,所谓“不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喷施时期。
乙草胺。禾耐斯为芽前
除草剂、对露出地面的杂单无效,因此必须在杂草萌芽前施用;已见草芽再喷药即不灵了。丁草胺对超过一叶一心的杂草无效,过迟使用,效果差。
二、土壤水分。土壤过于,影响
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扩散和分布,影响杂草芽鞘和根尖的吸收,如果土壤干燥持续半个月以上,除草效果就会很差。因此干旱年份农户投诉这些药不灵就相对较多。
三、整地质量,整地高低不平,土块过于粗大,无形中增加了土表面积,另外从土块缝隙中长出的杂草又不能吸收到
除草剂,当然除草效果差。
四、喷施质量。喷施不均匀,漏喷,未喷到
除草剂部分当然就封不住草。
五、杂草种类。部分农户反映除草效果差,经核实是超出了该
除草剂的除草范围,如用了丁草胺后,禾本科杂草没了,但牛繁缕。猪殃殃却大量滋长;用了乙罩胺、禾耐斯后,猪殃殃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