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平菇退菌的诊治  

2017-06-01 17:22 作者:李先生  

    去年秋冬季节平菇生产中退菌现象发生较多,今年春夏也有个别发生。退菌的症状表现为: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后40天,菌袋呈灰白色,没有正常的洁白,看不到浓密的菌丝,50多天后多不出菇,勉强现蕾,很是稀少。

  问题的背景:棉籽壳原料,除常规的石灰粉等辅料外,添加常规用量的克霉灵,不再使用其他任何药物;播种率10%~15%,微孔或中孔发菌,种块萌发正常;*菌丝基本正常,浓密度、洁白度稍差。

  实际检验:基料含水率基本合适,表面菌丝稀少,凭经验可见平菇菌丝,但很是细弱、量少;打开菌袋,有明显的不良气体,较刺鼻的辛、辣、腐混合味;袋内菌丝稀少,但明显有菌丝相连,使基料结块,但较松散;并排除药物反应等因素。

  众多的电话咨询中,菇农朋友多怀疑是线虫危害。实际检验:镜检未见线虫,亦未见菇蚊幼虫或螨类等害虫,并根据菌丝情况分析,排除虫类危害;观察几个典型菌袋,除少许木霉、曲霉斑点外,生产中亦未发现大面积污染;但当“退菌”一段时间之后,木霉等杂菌则将很快占领料面。

  诊断:主要原因是发菌棚通气不良,因保温导致菇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次要原因是基料营养不足、菌种老化。

  处理办法:打开发菌棚通风孔,令棚内通风;使用直径12毫米的钢棍,给菌袋纵向打孔2~4个,钢棍旋转抽出,保持孔径;菌袋周身打微孔,每袋30个左右,牙签直接扎破塑膜即可;设法提高发菌棚温度至20℃左右;出菇后喷施三维精素。

  结果:发病菌袋如上处理后,一周时间恢复发菌,菌丝洁白,态势良好,退菌处已布满浓密的新菌丝,半月后全部正常出菇。

  针对以上退菌问题,给菇农朋友特别提出的建议:生产前,对菌种、原料做有效检验,尤其菌种的脱毒是重点之一;基料需科学的设计配方,加入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使其营养丰富而且均衡,为平菇菌丝的健壮和提高抗性奠定合适的物质基础。强化对菇棚和污染菌袋的消杀处理,将已发生退菌的菌袋进行纵向打孔并增加微孔,适当提高棚内温度,降低湿度,使菌丝尽快恢复生长,根据当地的环境状况,发菌期间每隔3~7天喷洒一遍百病去无踪或赛百09溶液,以确保发菌的顺利进行。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西葫芦落花落果防治措施 下一篇: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效模式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