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稻抛秧
除草剂效使用早稻田化学除草已在广大农户生产应用中推广使用多年,由于对
除草剂了解不当,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不当这些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除草效果不佳,甚至产生药害的事例,尤以早稻抛秧较为明显。早稻抛栽后要脱水4~7天,以便于早稻扎根,此期正是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等杂草萌发生长的高峰期,由于
除草剂品种选用,了解不当,使用方法的掌握等原因,在使用时出现偏差,易出现三大症状:1、叶尖扭曲卷缩;2、叶片明显皱折;3、植株褪色矮缩。早稻抛秧后应合理选择好
除草剂品种,掌握好使用时间及方法,即:1、抛栽或移栽后1-4天,每亩用芽安牌“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60—80克兑水30公斤喷雾。厢面平整无积水,施药时田间要有泥皮水,施药后保持厢面湿润。一星期后正常管水;2、抛栽或移栽后5-7天,每亩用抛秧箭“22.5%苄.丁.
乙草胺可湿性粉剂”80克拌干沙土或
尿素均匀撒施,保水5-7天,自然落干后正常管水;3、在稗草、千金子2-3叶期,每亩用6%五氟.氰氟草(稻喜)120—150ml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雾滴要细);4、在稗草、千金子2-3叶期,每亩用2.5%五氟磺草胺(稻杰)80ml加15%氰氟草酯(去千)60ml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雾滴要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