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小麦生长进度全县130万亩小麦长势良好,目前已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由于墒情充足,苗情普遍好于往年,为午季粮食生产丰收奠定基础。二、形势和风险分析一是病虫害。由于秋种时墒情充足,播量偏大,造成群体偏大,田间荫蔽,加上降雨、多雾等湿度大的气象条件利于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小麦赤霉病,农民认识不足,在防治措施上也存在误区。随着气温的升高,小麦抽穗至扬花、灌浆期的食料条件利于穗蚜的发生,预计穗蚜偏重至大发生,发生盛期在4月底5月初。鉴于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和整体防治水平不高的现状,如果防范不力,将给粮食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是近期工作重心。二是倒伏。秸秆还田造成的镇压不实、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强对流天气等都能带来倒伏的风险;另外,春夏之交可能出现的的冰雹、干热风,午收时的烂场雨等不确定气象因素都严重威胁着午季粮食丰产丰收。二、保障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和技术服务力度。密切关注苗情、病虫情和天气的发展变化,加强预测预警,近期发布《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及《小麦赤霉病、穗蚜防治警报》情报2期,印发明白纸2万份,自4月25日在萧县电视台播放小麦“一喷三防”滚动字幕15天等有效形式进行宣传发动,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防治。,给种粮大户、植保专业化合作组织带头人、示范户等编发手机短信,利用各种技术和通讯手段,做好小麦“一喷三防”的宣传工作。二是积极有效地开展“一喷三防”和后期管理。按省农委预通知的要求,制订我县具体实施方案,特事特办,利用“一喷三防”专项资金约600万元,及时通过公开招标购买
杀虫剂、
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资,下发各乡镇,组织农民立即开展“一喷三防”。其中小麦穗蚜百穗蚜量达500头,田间益蚜比达1:322田块,立即开展化学防治。小麦赤霉病按照以防为主、见花打药、雨后补治的原则开展防治,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其它病虫害,化学防治选用生物
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
农药,以保障小麦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三是做好小麦良种补贴的过渡工作。今年小麦良种补贴将由差价补贴改为现金直补,不再实行省级统一采购。农委一方面要做好政策的宣传,让种子企业早做准备,一方面要加强种子基地建设,种子管理和执法部门要变管理为服务,确保种源充足,质量可靠,市场平稳有序,让农民用上放心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