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萧县小麦病虫害发生基数高、气候条件、小麦品种及生育进度等均易引起小麦穗蚜、赤霉病、白粉病等偏重发生趋势,萧县及早安排部署,加强技术指导,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并将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坚决遏制病虫害的暴发流行。一是加强监测预警。4月中旬以来,萧县植保站加大监测调查频次,扩大普查范围,准确掌握小麦生育进程和重大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科学指导防控行动。4月15日起,对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治情况实行双日上报制,已累计上报10余次,发布《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和《小麦穗蚜、赤霉病防治警报》2期。撰写“小麦一喷三防滚动字幕”及“小麦一喷三防明白纸”,并及时向农技中心、萧县农委书面汇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做好物资供应与技术宣传。萧县农委按照省农委要求,提前做好防控补助政策物资招标采购和发放工作,确保防控药剂及时落实到位。其中
杀虫剂是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杀菌剂是10%井?蜡蚜和36%多?酮悬浮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0.01%
芸苔素内酯。4月10日开标,至4月25日,“一喷三防”物资已基本分发到位。并多渠道、多种形式宣传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确保防治技术进村入户,落实到位。三是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我县积极发挥35个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作用,并将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在小麦“一喷三防”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利用天敌,田间益蚜比达1:322开展化学防治,推荐使用生物
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
农药的环境友好型
农药,尽量降低化学
农药的使用量。至5月3日已累计开展小麦“一喷三防”70万亩次,其中专业化统防统治50万亩次,绿色防控10万亩。有效提高了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促进了
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小麦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