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掌握作物对
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的作物对
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各异,如果不根据作物对
除草剂的敏感性选用药剂,即便使用的是对农作物安全的
除草剂,有时也易产生药害。一般防除阔叶杂草的
除草剂对双子叶作物敏感,防除禾本科杂草的
除草剂对禾本科作物敏感。例如,2,4-滴、二甲四氯等对阔叶杂草效果好,但对阔叶农作物如棉花、油菜、瓜类、豆类、花生、马铃薯、烟草等很敏感,容易产生药害。
严格掌握作物敏感期和施药时期。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
杀虫剂、
杀菌剂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对
除草剂的敏感度更不一样。在正常情况下,农作物在发芽、3叶前及扬花灌浆期对
除草剂特别敏感,这几个时期容易产生药害。芽前
除草剂只能通过杂草的胚根、芽鞘或下胚轴吸收,而杀死杂草,在杂草出苗后使用,一般无除草效果或除草效果很低。芽后
除草剂也要在杂草或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使用才能安全有效。
严格选用
除草剂的种类。
除草剂有以下几种类型,应 因草制宜 选用。⑴选择性
除草剂:此类
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可以有选择地杀灭某些有害植物,而作物安全。在作物地里正确使用,可以达到只杀灭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目的。⑵灭生性
除草剂:此类
除草剂对所有植物均有灭杀作用,如克无踪、五氯酚钠、
草甘膦等。此类
除草剂限于休闲田、空闲地的灭草。⑶触杀型
除草剂:此类
除草剂只伤害植株接触到药剂的部位,对没有接触到药剂的部位无影响,如克无踪、敌稗、除草醚等。⑷内吸传导型除草型:此类
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可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迅速传导到全株,从而杀灭有害植物,如
草甘膦、盖草能、稳杀醚等。
严格掌握
除草剂的用量和浓度。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在一定用药量范围内的选择性,故即使是有选择性的
除草剂,超出了规定的用量范围对作物也会产生药害。
严格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茎叶处理法、土壤处理法和杀草膜除草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生育期茎叶处理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生育期茎叶处理,就是在作物出苗后的某一生育阶段,喷洒
除草剂于杂草茎叶的方法。因此,使用时只有根据
除草剂特点选择使用方法,才能达到充分发挥其效果,规避负面影响。
严格遵循
除草剂的混用原则。在生产中,有时要灭杀多种杂草时,需将几种
除草剂混合使用,但并非所有
除草剂都可以混合使用,
除草剂混合使用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①混用的
除草剂必须灭杀草谱不同。②混用的
除草剂,其使用适期与方法必须相同。③
除草剂混合后,不能发生沉淀、分层现象。④
除草剂混合后,其用量为单一量的1/3~1/2。此外,对于不能互相混用的忌混的
除草剂,采用分期配合使用的方法,也可以达到杀灭杂草的目的。其配施方法:对同块土壤,交替使用
除草剂。如先用
氟乐灵灭杀禾草,再用扑杀净杀灭阔叶杂草;土壤处理与苗后茎叶处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