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定植:山药沟浇透水后,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10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一般施土杂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
尿素10--15kg/667平方米,
硫酸钾40--50kg/667平方米,过磷酸钙60--75kg/667平方米,腐熟棉籽饼30--40kg/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垄。二、田间管理:对萌芽较多的要选留壮芽1―2个,将其余的全部及早去除。如侧枝过多,可摘除基部侧蔓,保留上部侧蔓。7月后零余子大量形成,影响地下块茎生长,应摘掉一部分零余子。麻山药出苗后就要支架引蔓,架高一般1―1.5米。一般用2米长竹竿分别在同畦的两行内插人字架,支架要牢固,防止后期被风吹倒塌架。生长前期应勤中耕除草,一般隔半月一次,直到蔓上半架为止。一般在上半架和满架时各追肥1次,
尿素15―20公斤,可适当追些
钾肥或
叶面肥以提高抗逆性和提高产量。麻山药为耐旱型作物,为了提高产量,在遇到久旱无雨的天气条件下,应轻浇水1―2次,如遇到多雨天气时,要及时排除畦内的积水,防止出现涝害。三、病虫害防治:炭疽病是麻山药生产上常发的病害,一旦发现叶面上有病斑时,初期可用5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
多菌灵800倍液叶面喷雾,一般7―10天喷一次,2―3次即可。线虫是麻山药一大虫害,防治方法一般亩用5%灭克磷颗粒剂3公斤均匀撒在种植沟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