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双线盗毒蛾的防治

2017-05-31 09:47 作者:李先生  

    

双线盗毒蛾,学名:porthesia scintillans(Walker),属鳞翅目毒蛾科。 该虫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云南和四川等省区。寄主植物广泛,除为害龙眼荔枝外,还为害芒果、柑桔、梨、桃、玉米、棉花 豆类等,是一种植食性兼肉食性的昆虫。如在甘蔗上,其幼虫可捕食甘蔗绵蚜;在玉米和豆类上,幼虫既咬食花器,又可捕食蚜虫;而在芒果、龙眼荔枝上,幼虫咬食新梢嫩叶、花器和谢花后的小果。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2-14毫米,翅展20-38毫米。体暗黄褐色。前翅黄褐色至赤褐色,内、外线黄色;前缘、外缘和缘毛柠檬黄色,外缘和缘毛被黄褐色部分分隔成三段。后翅淡黄色。

 卵粒略扁圆球形,由卵粒聚成块状,上覆盖黄褐色或棕色绒毛。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1-28毫米。头部浅褐至褐色,胸腹部暗棕色;前中胸和第3至7和第9腹节背线黄色,其中央贯穿红色细线;后胸红色。前胸侧瘤红色,第1、第2和第8腹节背面有黑色绒球状短毛簇,其余毛瘤污黑色或浅褐色。

 圆锥形,长约13毫米,褐色;有疏松的棕色丝茧。

生活习性

此虫在福建年发生3-4代。在广西的西南部年发生4-5代,以幼虫越冬,但冬季气温较暖时,幼虫仍可取食活动。成虫于傍晚或夜间羽化,有趋光性。卵产在叶背或花穗枝梗上。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在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2-3龄分散为害,常将叶片咬成缺刻、穿孔,或咬坏花器,或咬食刚谢花的幼果。老熟幼虫入表土层结茧化蛹。

在广西的西南部,4-5月,幼虫为害龙眼、荔枝的花穗和刚谢花后的小幼果较重,以后各代多为害新梢嫩叶。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结合中耕除草和冬季清园,适当翻松园土,杀死部分虫蛹;也可结合疏梢、疏花,捕杀幼虫。

2、药剂防治:对虫口密度较大的果园,在果树开花前、后,酌情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或10%氯氰菊脂乳油2500-3000倍液,或15%8817或30%双神乳油2500-3000倍液。特别推荐新植保杀虫剂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喷雾或根除净”环施后浇水覆土。 

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防治平菇毛霉软腐病 下一篇:金针菇灭菌接种的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