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 06:08 作者:李先生
清明节过后,冷空气来袭,豫东地区气温突降,4月7、8两日晚间最低温度已达0度,对正值拔节—孕穗期的小麦,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一、小麦冻害危害表现 霜冻发生时,低温引起小麦组织内结冰(特别是水分含量高的正在生长的幼嫩器官),造成细胞脱水,出现叶、茎、穗枯死现象。据观察,低温使小麦叶片受冻结成冰硬状,日出后消融,叶片即凋萎。叶片色泽变深绿,叶片内卷。茎受冻多在节间下部正在伸长的分生组织部位,呈皱缩水渍状,色深暗,因维管束受到破坏,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因脱水而失去支撑力,天晴后出现大量茎秆折倒现象。穗部受冻时,因受冻时发育时期不同,会表现出枯心苗(穗死亡)、畸型穗、半孕穗、尖端不孕等现象。总之,受冻害植株因品种、生育阶段及低温程度不同,表现不同的症状。
1.叶片受冻
多发生在早期霜冻或在晚播迟发育的麦田,叶尖或叶片顶部打弯处,冻后枯干。幼叶比老叶更易受冻,霜冻严重时也会出现幼蘖死亡现象。
2.茎部受冻
拔节期主茎和各分蘖茎的各节间下部同步伸长,该处分生组织受冻脱水萎缩,严重者植株上部折倒。冻害轻者不折倒,可恢复生长,在小麦成熟前剥去叶鞘,仍可看到受冻处茎秆残存的暗色皱缩状痕迹。
3.幼穗受冻
处于幼穗分化期的幼穗对低温最为敏感,有时茎叶表现轻受冻,叶片大部分正常青绿色,仅叶尖和叶鞘冻伤,而幼穗则已全部死亡或局部冻伤。全部死亡表现为“枯心”,局部冻伤时幼穗表现为小穗停止发育、退化,仅残留穗节或小穗不育,形成畸型穗。
4.冻后恢复生长能力
小麦受冻后,叶、茎、穗部分死亡,并不是整株完全死亡,只要下部分蘖节未被冻死,会再有新蘖从分蘖节处滋生,或从受冻的地上部第一、二节节间处长出新蘖,而且新蘖生长速度很快,日增2~3厘米长,25~30天左右正常抽穗、结实。只要田间管理、浇水、施肥等抢救措施得力,恢复较好的新蘖,抽穗数一般可达到冻前分蘖成穗数的95%以上,但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低一些。在主茎和大蘖因拔节早而受冻死亡后,二级分蘖有较强的补偿性生长发育。总之,小麦作为分蘖作物,受冻后恢复生长能力是非常强的。
二、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霜冻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还有小蘖或蘖芽能够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收成。受到冻害的小麦,有水浇条件的,应该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冻害发生较轻的(植株有部分绿叶),应先喷施“活力久久”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然后进行中耕,促进其生长,遇雨适量追施速效氮肥;冻害严重的(整株没有绿叶),应先中耕,促进生长,当长出新的叶片后,叶面喷施“活力久久”或植物生长调节剂,遇雨适量追施速效氮肥。通过合理的科学管理,可有效地减轻冻害的损失,获得较高的产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