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抗病品种:不同番茄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在栽培时要优先考虑选用这些抗病品种。另外,还要根据茬口或地域的适应性,适当选种,露地栽培要选露地专用型品种,早熟栽培的不可选晚熟品种,气候潮湿地区或雨水偏多年份更要选高抗晚疫病品种。2、实行轮作:实行轮作因留在栽培地里的病残体是越冬的初侵染源,所以拉秧时不需要清除地面病叶、病果。而且可避免因病菌积累引起突然大发生,采取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轮作。3、合理密植:以亩定值2500-3500株为宜。4、合理施肥:按配方施肥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5、加强田间管理:不可盲目加大氮肥施用量,防止叶面积过大,叶面结有水滴;露地栽培注意雨后排水,防止大水漫灌,及时中耕破除板结;及时绑架、整枝和打底叶,促使通风透光,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植株抗逆性。6、保护地棚室管理: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止棚室高湿条件出现。7、采用烟雾法:亩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00-250克,预防或熏治。8、采用粉尘法: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千克,隔9天1次。9、药剂防治:喷洒药液要及时、周到,以防为主。在田间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茎叶喷雾,一般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4-5次。10、灌根:也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3升,隔10天左右1次,连续灌注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