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 01:51 作者:李先生
茶树茶斑蛾,属鳞翅目,斑蛾科脉锦斑蛾属。寄主于茶树、油茶、青红榆等植物上。幼虫咬食叶片,幼龄幼虫仅食去下表皮和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半透明状枯黄薄膜。成长幼虫把叶片食成缺刻,严重时全叶食尽,仅留主脉和叶柄。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 发生规律 安徽、江西、贵州1年生2代,以老熟幼虫于11月后在茶丛基部分权处或枯叶下、土隙内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上升后上树取食。4月中、下旬开始结茧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下旬化蛹,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第一代幼虫羽化产卵,10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发生。初孵幼虫多群集于茶树中下部或叶背面取食,2龄后逐渐分散,在茶丛中下部取食叶片,沿叶缘咬食致叶片成缺刻。幼虫行动迟缓,受惊后体背瘤状突起处能分泌出透明粘液,但无毒。老熟后在老叶正面吐丝,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 1、结合耕作在茶丛根际培土,防止成虫羽化出土。 2、人工捕捉幼虫。 3、生物防治。用青虫菌、杀螟杆菌和苏芸金杆菌每毫升含0.5-0.25亿孢子液单喷,或用每毫升含水量0.1亿孢子与80%敌敌畏4000倍混用,效果均较好。 4、药剂防治。抓住低龄幼虫喷药。可用25%亚胺硫磷乳剂、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2000~3000倍液、淇林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淇林战虫1000-1500倍液、淇林捕杀净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也可根施淇林根除净或者滴注淇林根除净(滴注型)进行防治,一次使用持效期可达6-12个月。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