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 01:49 作者:李先生
国槐小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别名国槐叶柄小蛾、槐小蛾。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南、山东、河北、江苏、陕西、宁夏、安徽等地区;危害刺槐、国槐、龙爪槐、蝴蝶槐、花榈木、黄金槐、红豆树等豆科树种。幼虫蛀食树木复叶基部、花穗及果荚(槐豆)处,叶片受害后矮蔫下垂,遇风脱落,树冠枝梢出现光秃枝,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及景观效果。 发生规律: 华北、西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果荚、树皮裂缝等处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时间以上午最多,飞翔力强,有较强的向阳性和越光性。雌成虫一般将卵产在叶片背面,其次产在小枝或嫩梢伤疤处。每处产卵1粒,卵期7天左右。卵发育中期出现两个红点,两天后卵灰黑色,并可见小虫躯体。初孵幼虫寻找叶柄基部后,先吐丝拉网,然后进入基部为害,为害处常见胶状物中混杂有虫粪。幼虫有迁移为害习性,一头幼虫可造成几个复叶脱落。老熟幼虫在孔内吐丝作薄茧化蛹,蛹期9天左右。2代幼虫为害期分别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6月世代重叠严重,可见到各种虫态;7月两代幼虫重叠,其中第二代幼虫孵化极不整齐且为害严重,8月树冠上出现明显光秃枝;8月中、下旬槐树果荚逐渐形成后,大部分幼虫转移到果荚内为害;9月可见到槐豆变黑;10月大多数幼虫进入越冬。 防治方法: (1)提高栽培技术:结合秋冬季苗木管理,剪打槐豆荚,以减少虫源。7月中旬可以修剪被害小枝,对第二代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 (2)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将槐小卷蛾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向阳面外围,诱杀成虫。两种诱杀方法均有利于保护天敌。 (3)药剂防治:幼虫为害期喷施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或淇林捕杀净600倍液,并兼治蚜和螨类。也可根施淇林根除净,长效防治。 (4)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肿腿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