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杨绢野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2017-05-30 21:12 作者:李先生  

     

黄杨绢野螟是一种为害逐步加重的危险性园林害虫,暴发时会将叶片吃光,是黄杨类植物上的恶性害虫,在园林养护过程中应引起警惕,注重防治!

【1】黄杨绢野螟的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4—19mm,翅展33—45mm;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触角褐色;下唇须第1节白色,第2节下部白色,上部暗褐色,第3节暗褐色;胸、腹部浅褐色,胸部有棕色鳞片,腹部末端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前翅前缘褐色,中室内有两个白点,一个细小,另一个弯曲成新月形,外缘与后缘均有一褐色带,后翅外缘边缘黑色褐色。

2.卵:椭圆形,长0.8—1.2mm,初产时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为淡褐色。

3.幼虫:老熟时体长42—6mm,头宽3.7—4.5mm;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具较大黑斑,三角形,2块;背线绿色,亚被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线淡青灰色;胸足深黄色,腹足淡黄绿色。

4.蛹:纺锤形,棕褐色,长24—26mm,宽6—8mm;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丝缀叶成茧,茧长25—27mm。

【2】  黄杨绢野螟的危害特征:

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严重的街道被害株率50%以上,甚至可达90%,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影响市容,污染环境。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季清除枯枝卷叶,将越冬虫茧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第二年虫源。

2.诱杀:利用其结巢习性在第一代低龄阶段及时摘除虫巢,化蛹期摘除蛹茧,集中销毁,可大大减轻当年的发生危害。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诱杀:在成虫发生期于黄杨科植物周围的路灯下利用灯光捕杀其成虫,或在黄杨集中的绿色区域设置黑光灯等进行诱杀。

3.合理用药:使用淇林树虫一次净2瓶或广正一瓶,兑水300斤喷雾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河北省定州市:甘薯种植效益看好 下一篇:河北省定州市:棚室草莓高产栽培要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