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9 13:17 作者:李先生
【1】黄杨白绢病: 染病苗木根颈部皮层腐烂,苗木凋萎死亡。病部生有丝绳状白色菌丝层,在潮湿环境下,大量的白色菌丝蔓延到苗木茎基部,以及周围的土壤和落叶上,在菌丝体上逐渐形成油菜籽样的或泥沙样的小菌核。菌核初白色,后转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 【2】黄杨枝枯病: 枝枯病是由枝干部位的炭疽轮纹坏死斑引起,多发生在黄杨的枝干部。发病后,枝条上部的嫩梢叶片发生青枯,枝条上面呈现点片状的斑块,斑块逐渐环移侵染,当病斑侵染枝干一周,病部以上黄杨枝叶由上向下开始萎蔫枯死,如果病斑只危害大枝一侧,则有病斑的一侧枝叶发生枯死。当病害发生较轻时,只是零星枝条枯死,当病害暴发危害时,可导致黄杨成片枯萎死亡。 【3】黄杨白绢病和枝枯病有何区别? 白绢病:整株枯死。一株黄杨上分生多个枝干,若多个枝干同时枯萎,又有根茎部皮层腐烂如泥,便是白绢病。 枝枯病:单个小枝条枯死。一株黄杨上分生多个枝干,若只有其中个别枝条发病,发病枝条上有点片状的炭疽轮纹斑块,便是枝枯病。 【4】如何防治? 1、改善环境条件:通过合理修剪、及时疏枝,改善通风透光环境,减少发病几率。 2、因病害多在土壤中蔓延扩散,且传播迅速,因此当发现个别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并销毁,以保护周边植株不被浸染。 3、药剂治疗:拔除病株后及时使用淇林田钧或仕勋+岁语喷雾防治,地下部结合淇林稼程+植大壮进行灌根治疗。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