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9 03:33 作者:李先生
据我市旱田病虫测报点近日调查,结合气象和生态条件综合分析,预计2018年我市二代粘虫将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尤其是河滩地、低洼地以及雨水充沛,长势良好的麦田存在暴发为害风险。
一、预报依据
1.当前虫情。我市5月24日在法库县测报灯开始诱到蛾,6月1日出现蛾峰,6月3日至6月5日三天单台测报灯累计诱蛾60头,6月5日草把诱见卵,卵粒数平均每块45粒;沈北新区6月1日出现蛾峰,单灯诱蛾32头,5月31日草把诱见卵,10把诱41块卵,卵粒数每块平均115粒;康平县6月1日麦田发现卵块,截止6月4日,5平方米有3块卵,一个卵块最多有230个卵粒;新民市6月4日麦田发现卵块,5平方米有1块卵,每块卵有91个卵粒。今年诱蛾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且田间见卵早,卵量大。
2.气象条件。预计2018年6月沈阳北部地区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其它地区偏少,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总体气象条件对二代粘虫的发生有利。如果6月份出现多阶段性降雨、强对流天气、下沉气流,将利于粘虫成虫迁入。
二、防治建议
鉴于粘虫具有暴发性,且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望各区、县(市)植保站要加强田间监测,密切注意发生动态,做好二代粘虫的防治工作。当小麦田每米垄长卵量达到0.5块或幼虫达10头以上,虫龄约有80-90%达到2-3龄;玉米、高粱每百株有幼虫20-30头时,应及时组织防治。可选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5克/亩,25克/升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2-24克/亩,或2.5%溴氰菊酯乳油10-15克/亩,对水25-3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使用药剂防治时,要注意用药安全,避免人畜中毒事件的发生。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