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8 13:53 作者:李先生
作物缺素,是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一般人面对缺素症状,采取的是“缺啥补啥”的办法。而实际上,植物缺素,并不代表土壤中就一定缺乏某种元素。
植物缺素的主要原因有:
一.土壤贫瘠。
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这种情况下,应当土施所缺的肥料元素。
二.不适宜的pH。
土壤pH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pH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这种情况下,就要从改良土壤入手,比如多施生物有机肥等。
三.营养元素比例失调。
如大量施用氮元素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磷肥会诱发缺锌症等等。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平衡施肥。
四.不良的土壤性质。
主要是阻碍根系发育和为害根系呼吸的性质,如土体的坚实、僵韧程度,硬盘层、漂白层出现的高度,母岩的存在等,均可限制根系的纵深发展,使根的养分吸收面过狭而导致缺素症。这种情况下,就应当促发根系生长。
五、恶劣的气候条件。
首先是低温。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这是气温偏低年分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北方沙性土壤容易因淋失导致缺素。但严重干旱,也会促进某些养分的固定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而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导致缺素症发生。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根据气候条件,调整肥水供应方式,减轻不良气候的不良影响。务必走出“缺啥补啥”的误区,从缺素原因入手,采取多种办法纠正缺素症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